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研究目的:对现有急性基底动脉闭塞动脉内再通治疗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探讨动脉内再通方法治疗基底动脉闭塞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方法:以“基底动脉闭塞,再通,溶栓”为关键词,在万方、中国知网、MEDLINE和Cochrane数据库中检索1981年至2011年的相关医学文献。在获取的文献中提取再通方法、时窗、再通率、颅内出血并发症及3-12月随访临床预后结果。根据再通率及随访结果评价疗效,根据颅内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价安全性。对不同治疗时窗(<24h及全部时窗)进一步分析24h内行动脉内再通治疗的效果。结果:纳入12项研究,共683例患者。总再通率为71.1%(95%CI为63.3%-77.8%),颅内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11.4%(95%CI7.9%-16.0%),3-12月随访过程中具有良好神经功能预后的患者仅有43.0%(95%CI33.3%-53.5%),24h内行IAT治疗较全部研究显著提高再通率,降低颅内出血并发症发生率(p=0.04和p<0.01),但不能改善近远期的神经功能预后(p=0.61)。结论: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动脉内再通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较低,早期行动脉内治疗可显著提高安全性及有效性。第二部分背景和目的:探讨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后侧枝循环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共纳入32例急性双侧椎动脉或基底动脉闭塞患者,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后根据侧枝循环分级标准评价侧枝循环状态。以3个月后mRS评分评估预后状况,比较预后良好组与不良组之间发病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GCS评分、治疗情况以及侧枝循环状态有无差异性。结果:32例后循环完全闭塞患者中,侧枝循环良好11例,其中3个月预后良好10例,侧枝循环不良21例,仅有9例预后良好,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入院时NIHSS评分、GCS评分能够预测预后情况(p分别为0.04和0.01),但预后与再通治疗、发病时间、病变血管及各危险因素之间无明显相关。年龄、性别、病变血管及发病时间与侧枝循环状态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后,侧枝循环建立良好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较侧枝循环不良患者好,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