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认为,误译指的是译者对原语的不理解、理解有误或是由于两种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形成的对原文的错误翻译,历来为所有译者深恶痛绝。但有时译者对原文能够透彻理解,却也会出现误译。这种误译是译者为了完美再现原文的风韵而进行的创造性翻译,虽与原文在形式上并不完全对等,但却能传达最为重要的信息,并取得功能或语用交际的最大对等。译者心里明白,由于语言表现形式、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及思维方式等的不同,该创造性误译在所难免。其实国内很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两种性质的误译,但对其术语并没有进行统一,而且对其研究仅限于笔译方面,与口译的结合几乎空白。本文结合前人对误译的研究及作者自身口译实践,尝试将误译拓展到口译领域,并根据其所达到的实际效果或功能,将口译中的误译归纳为两大类,创造性地提出“积极性误译”和“消极性误译”两个全新的概念;指出口译中的“积极性误译”是由于口译员有目的的努力而造成的译文与原文的偏离,是一种目的性行为,可以认为是译员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的一种翻译策略。译员的目的,即译员试图通过“积极性误译”实现的译文功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为翻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在其奠基理论----翻译的目的论中,翻译被视为一种目的性行为,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最高准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即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手段。根据目的论,译者可以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采用任何其认为适当的翻译策略,在实现译文预期功能的前提下,可以对译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因此,目的论为“积极性误译”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持,并对译者主动灵活的误译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从目的论的角度研究口译实践中的“积极性误译”,不但对促进该领域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而且有利于帮助译员解脱束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其地位得以尊重及提升,同时对指导口译实践、提高口译质量,尤其在当今国际交流日趋频繁、口译量日益增大的形势下,更具实用价值。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全文总述,引出作者力求解决的几个重点问题。第二章介绍口译概况,包括其定义、特点、评价标准、译员的基本素质等,特别指出译员素质是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基础和必要条件。第三章在回顾翻译学中对误译的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口译中的误译及分类,提出“积极性误译”的概念并大胆对其定义;之后详细阐述其产生原因以及译员在该过程中的角色,突出“积极性误译”与译员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第四章从目的论的发展、核心思想及意义出发,探讨其对“积极性误译”的理论指导作用,并利用其解释“积极性误译”存在的必然性及合理性。第五章通过大量实例与分析,研究“积极性误译”的四个主要表现形式,即增补、省略、转换和重组。第六章结合目的论探讨“积极性误译”的质量评估标准。第七章为本文结论,指出研究发现与局限性的同时,预示今后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