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习作中名词化的实证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词化是英语书面语的典型特征。在过去的数十载中,各学派的语言学学者们以各异的方式研究名词化。本文在系统功能语法的框架下,通过实证研究以及量的分析和描述性分析,旨在调查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习作中的名词化使用现象和分布情况,并探析其深层次原因。本文回顾了名词化的定义、分类、功能、四大语言学派的名词化研究,并综述了以英语为外语的学习者的二语写作的五个评估指标。  本研究假设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与其二语写作中名词化使用频率呈正相关。并试图解答三个问题:1.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二语写作中名词化的分布有何种特征?学生名词化的使用频率是否会随着其英语能力的增长而增加?2.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在二语写作过程中对名词化的使用是否正确?3.何种因素影响了中国英语学生的名词化使用情况?  本研究收集了厦门大学英语专业大一和大二学生习作各60篇,建立两个关于名词化的语料库。通过搜索工具采集两组被试英语习作中各类名词化的数据,并利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一系列T检验以检测两组被试在各类名词化的使用中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研究证明了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能力与其二语写作中名词化使用频率的正相关性,并发现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二语写作中名词化表达大部分是形容词转换的名词化和动词转换的名词化,且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动词名词化和以-ity,-ing为后缀的名词化的使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名词化的使用错误方面,英语专业大一学生有更多拼写错误,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则在名词化的使用合理性上存在问题。母语负迁移,心理词汇和词缀本身的多产性三大因素影响了中国英语专业学生二语写作中的名词化使用情况。
其他文献
黄玉雪(1922-2006)被汤婷婷称为“华裔美国文学之母”,其小说《华女阿五》是美国华裔文学的经典著作之一。有关这部作品的评论文章很多,但从成长小说的角度探讨其成长主题的
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英语已成为国际语言。中国无疑拥有最多的把英语当作非母语的学习者。写作是语言运用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广大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薄弱环节。随着大学
委婉语的运用是一种广泛的社会语言现象,自产生以来就有着“润滑”交际的作用,是人们为了在交际过程中以免造成不愉快、冒犯或无礼而使用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在日常生活中,
托尼·莫里森是著名的美国黑人女作家之一。她的主要代表作《宠儿》,《爵士乐》和《天堂》被誉为美国黑人文学的历史三部曲。莫里森于1993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她的长篇代表
英语教育的低龄化促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展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并且成为幼儿园领域的一个新兴课题。就像任何技能一样,语言的掌握需要时间和大量的练习。语言习得是一种技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