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陵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偏西,延安市南部,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貌,是我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传统的乡村格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乡村人口外流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土地利用粗放、空心化等问题亟需解决。原有的乡村聚落体系已不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如何进行乡村聚落体系的集约化整合,科学构建乡村聚落体系,对于实现乡村地区健康有序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黄陵县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背景解析、发展条件分析、特征及问题剖析、体系发展评价及体系构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背景解析,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综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等内容。第二部分为发展条件分析,包括自然条件、社会人口、经济发展以及历史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三部分为特征及问题剖析,借助ARCGIS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相交工具、最邻近分析工具等,从等级规模、职能结构、空间布局三个方面对乡村聚落体系特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总结乡村聚落体系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为聚落体系发展评价,从人口结构、社会经济、资源禀赋以及设施建设四个方面选取不同的评价因子构建评价体系,对黄陵县乡村聚落体系发展进行全面的评价,将乡村聚落分为最高分值、较高分值、一般分值、较低分值以及最低分值,并根据评价结果将乡村聚落划分为城镇化类、重点发展类、控制发展类、迁移合并类四类,分类施策,科学引导乡村聚落的发展。第五部分为乡村聚落体系构建,包括等级规模的确定、职能结构的组织以及空间布局三个方面。在规模等级上,首先,提出黄陵县乡村聚落应按照“建制镇—中心社区—一般社区”三级体系进行构建;其次,按照耕地承载力法和人口综合增长率法预测黄陵县乡村聚落总规模,分别为2.8万人和3.5万人,按照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效应确定各等级人口规模,最终确定西部山地区各个等级的最小人口规模为1500人、4500人和20000人,东部塬地区为3000人、20000人和30000人。在职能结构上,将6个建制镇的职能分为综合服务型、工业型、农副产品加工型以及农贸型四类,将39个中心社区和64个一般社区的职能分为农业型、工业型、贸易型以及特色旅游型四类。在空间布局上,首先,在乡村聚落用地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一核一带三区”的空间结构,并确定乡村聚落在各个适宜性分区的布局情况;其次,将黄陵县乡村聚落分为线形布局、块状布局、散点布局三种布局形式;最后,针对基础设施配备不均、落后等问题,提出合理的布局措施。对黄陵县乡村聚落体系的研究,旨在促进乡村地区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资为陕北乃至其他生态脆弱区的乡村聚落体系构建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