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不同种植系统在骨增量技术中临床应用10年种植修复的效果,分析不同种植系统、不同种植骨增量技术手术方法及其它因素对种植修复的长期效果及存留率的影响。材料和方法:1、1997年1月到2006年12月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种植中心在十年临床工作中的种植骨增量技术856例种植患者共植入种植体1473颗,其中BRANEMARK 120颗,ITI 20颗,REPLACE 640颗,LIFECORE 132颗,BLB 471颗,国产种植体90颗。2、在骨宽度和骨高度不足时采用不同的生物材料(无机多孔骨材料、可吸收双层生物膜、不可吸收钛膜)和外科骨增量技术(GBR术、骨劈开术、上颌窦提升术、自体骨移植术等)增加种植的适应症,以提高种植的成功率。3、所有种植体均在2006年六月前进行修复,平均追踪(10到125个月)。在种植体达到骨结合要求后采用直基台或角度基台进行单冠、桥体、可摘全口义齿等修复方式进行修复。4、观察方法采用X线、种植体周深度探针测量等临床检查方法,对种植体的稳定性、功能和美观、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外观形态和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情况进行评价。采用Wheeler存留标准评估,纳入Kaplan-Meier存留曲线统计进行分析。结果:1、截止到2007年7月共168名患者接受了复诊追踪,占11.41%,有62人寄回x线片占4.21%。共失访1243,占84.39%。2、856位患者十年种植修复完成后总共存留1442颗种植体,有明确记录的共31颗种植体脱落。31颗种植体失败后重新种植,成功存留30颗种植体,有一名患者再次脱落后种植成功。3、随访中有4例患者共7颗种植体确诊为种植体周围炎,导致种植体边缘明显骨吸收。1例患者因其临床牙冠形态不美观要求重新制作烤瓷冠,有2例螺丝固定患者螺丝松动后牙冠出现转动,5例患者对牙冠外形或颜色不满意,3例烤瓷冠崩瓷,经重新制作烤瓷冠后患者均表示满意。其余患者均对种植修复的功能和美观效果表示满意。4、在种植骨增量手术中骨劈开168例、骨挤压69例、上颌窦提升术167例、颏部骨移植54例、髂骨移植18例、GBR331例,不同方式的骨增量附加手术对于骨高度和骨宽度不足的患者提供了良好受植床,具有良好的远期效果。5、不同形态和表面设计的种植系统在种植修复后长期的存留率中未发现明显的差别。6、根据Wheeler存留标准统计10年存留率为95.23%。结论:1、不同种植系统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均表现出了良好的远期效果和存留价值,未发现有明显的差别,在种植修复骨增量技术的应用中10年存留率达到95.23%。2、对患者在骨量缺失处进行骨移植或生物材料应用增大了种植修复的适应症,达到了理想的种植修复效果,具有很高的长期存留价值。3、在回顾研究过程中发现修复前的种植体脱落常见于手术过程中冷却不充分导致骨灼伤影响种植体的骨结合,修复后种植体脱落常见于种植体周围炎症导致纤维性骨结合或骨吸收,以及侧向或过大的咬牙合力。4、此次病例回顾性研究的优点是病例量大,时间长,系统性的回顾研究了我种植中心十年来不同种植系统在骨增量技术中的应用的长期效果以及存留率的情况;缺点是患者的依从性差,复诊率低,受条件限制对临床一些重要指标如:种植体周的情况,骨吸收的情况无法做出客观的数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