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R开链杆组解域综合的行星轮系移栽机构设计方法与试验研究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bluesky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栽生产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移栽机构是现代农业机构研究的难点和热点。行星轮系移栽机构旋转性能好,利于高速移栽作业,但现有的行星轮系移栽机构构型较少、运动灵活性不足,也缺乏实现精确位姿要求的行星轮系机构设计方法。  综合分析比较现有的机构位姿设计方法,发现杆机构传动形式简单、设计灵活,学者对杆机构构型及运动综合研究成果丰富,但杆机构实现复杂运动的机构设计难度大,且只适合于低转速的工作条件,工作效率难以提高。行星轮系机构是一种能高效运动的机构构型,但行星轮系机构的位姿设计方法尚存不足。为精确实现移栽机构输出构件的给定位姿,论文拟将杆机构实现精确位姿设计的解析理论与行星轮系设计相结合,以2R开链杆组的解域综合为基础,进行实现精确位姿要求的行星轮系机构设计,并研发一种能够在移栽作业过程中实现精确位姿条件的行星轮系移栽机构。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分析了根据连杆机构现代解析理论建立布尔梅斯特曲线方程,并通过角度映射关系将布尔梅斯特曲线有序表示的方法。提出了一种通过构建机构范围解域,再进行杆件位置尺寸约束及机构运动缺陷判别,最终构建形成2R杆机构可行解域的方法。  2)提出了一种非圆齿轮行星轮系移栽机构,并通过对其机构组成及工作原理的分析,建立了其运动学模型。  3)针对油菜毯状苗移栽需求,对移栽机构进行了轨迹规划,并提出了其运动学目标。基于MATLAB软件编写了行星轮系移栽机构综合设计软件,利用软件进行机构的优化设计,得到了能够满足工作目标的机构参数,并实现了设计结果的可视化输出。  4)对移栽机构进行了结构设计,完成了机构三维模型的建立,并对机构进行了虚拟仿真试验,试制机构样机并搭建了移栽试验台,以进行油菜毯状苗移栽试验。通过高速摄影技术对移栽机构的实际运动进行图像采集,并通过高速摄影分析软件对机构的实际运动轨迹与理论设计轨迹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软件测量得到移栽机构经过有限分离四位置点时移栽臂的姿态角分别为167.99°、157.20°、147.63°及102.95°,与理论设定方位角之间的误差角度分别为2.01°、2.80°、2.37°及2.05°,试验结果在机构试验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验证了基于2R开链杆组解域综合的行星轮系移栽机构设计方法的正确性。最后,通过油菜毯状苗移栽试验,测试了移栽机构的实际移栽效果。
其他文献
在汽车安全性设计领域,行人损伤防护法规试验方法之一是采用自由飞行的头部冲击器来评价汽车行人碰撞中对头部防护性能,但是试验没有考虑到头部的转动,在HIC值的计算中也没有考
利用悬浮培养提高植物次生代谢物的产量,是生产某些次生代谢物的新方法。本实验利用鲜食葡萄巨峰,酿酒葡萄赤霞珠、黑比诺作为材料,以B5培养基作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调整培养基
本文对生物转化生产L-丝氨酸进行了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菌种分离鉴定,耐受性和抗性突变株的选育以及培养基、发酵条件和转化条件的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从甲醇污染土壤中筛选分离得到一株产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的甲基营养型菌株ML206,SHMT活力达到0.0302 U/mL,ML206的生长特性稳定,为一株良好的产SHMT出发菌。对菌株ML206菌落和细胞形态进行观察,对其生理生化特性进行
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可以根据地理实践力的3个能力层级设计验证型、探究型和创新型三类实验课程.本文以一节月球与行星科学领域的“地质年代学”校本课程为例,具体阐述了三类实
L-色氨酸是人和动物生命活动中必需的氨基酸之一,目前L-色氨酸已经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及饲料等方面,其中饲料方面的需求量最大。本文以代谢工程理论为指导,以L-色氨酸生产菌E.
社会进步的同时,对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更多要求.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中职院校思想课程实践功能逐渐突出.本文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为核心,对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综合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取得了累累硕果.电子信息技术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在与各行各业的渗透中同样为行业带来了便利.将电子信息技术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