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fMRI探讨针刺左、右侧合谷穴是否存在脑功能偏侧性,为临床合谷穴左、右侧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8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针刺左侧合谷穴组(简称左侧针刺组)和针刺右侧合谷穴组(简称右侧针刺组)。分别采集针刺左侧针刺组、右侧针刺组时的任务态fMRI数据,排除性别、年龄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利用AFNI程序计算出左侧针刺组和右侧针刺组组内分析结果和组间分析结果(MonteCarlo校正,p=0.005,ɑ≤0.05),针刺后记录受试者的针刺感觉。结果(1)针刺左右侧合谷穴感觉比较针刺MASS指数统计结果显示,左侧针刺组与右侧针刺组间针刺感觉及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5)。(2)针刺左右侧合谷穴fMRI检查左右侧针刺组内fMRI检查左侧针刺组fMRI结果显示大脑信号增强区域为右侧的岛叶、中央旁小叶、豆状核、颞中回、中央后回、丘脑、钩状回、扣带回、海马旁回,左侧顶下小叶、岛叶和中央前回,信号降低区域为左侧额上回和颞中回。右侧针刺组fMRI结果显示大脑信号增强区域有左侧中央前回、岛叶、中央后回、额上回、扣带回、顶下小叶、钩状回、颞下回,右侧颞中回、枕中回、中央后回、颞下回、颞上回、顶下小叶、额下回、中央前回、岛叶、屏状核,信号降低区域是右侧前扣带回和左侧枕上回。左右侧针刺组间fMRI检查比较左侧针刺组与翻转后的右侧针刺组间存在差异脑区,包括右侧中央前回、额上回、中央后回、颞中回、海马旁回,左侧颞中回、颞下回、枕下回。结论(1)针刺左、右侧合谷穴的中枢效应不对称,存在右侧大脑半球的功能偏侧性。且这一特性与针刺感觉没有特异性联系。(2)右侧大脑半球的岛叶和扣带回可能是针刺合谷穴发挥效应的关键脑区。(3)针刺左、右侧合谷穴均能引起对侧中央前后回初级感觉运动皮层的手部和面口部投射区信号变化,直接反映了合谷穴和面口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密切联系,为验证“面口合谷收”理论提供了生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