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國有着十分久遠的字書编撰历史,从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字書《說文解字》开始,至新版的《漢語大字典》,時間已經逾1900年。由于漢字的特殊性,中國古代的人们往往以字爲本位,編撰了數量衆多的字書,字書的发展呈现出收字越來越多,数量越來越庞大的特点。每一种字典的出现,都不是对前代字書的简单重复,它一方面吸取了前代字典中有用的东西,另一方面,又增加了許多新的内容。一本字典中,可供研究的东西很多,其中尤以字書的注音釋義更加值得研究。《玉篇》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专收楷書漢字的字典,由于原本《玉篇》篇幅过於浩繁,因此在梁代太清元年,梁太宗命萧恺等人删改,字數大大减少,这是《玉篇》的第一次修订。后到了唐宋時期,孫強修訂《玉篇》,增加字头,删減註文,世称上元本或孫強本,这是《玉篇》的第二次修订。到了宋真宗大宋祥符六年,陳彭年,吴锐、丘雍等人又奉命重修《玉篇》,在孫強本的基础上,增加字头,增删注文,形成了《玉篇》的第三次修订,修訂後的《玉篇》,即後世流傳的《大廣益会玉篇》,又称《宋本玉篇》。宋本《玉篇》釋義簡明,義項和書證都大大減少,這不能不說是字典編撰中的一種倒退。但《玉篇》能得以保存下來,也與它釋義簡明,便於攜帶有一定的關係。本文以宋本《玉篇》的釋義爲研究對象,主要從如下幾個方面考察宋本《玉篇》的釋義:原本《玉篇》釋義詳盡,引證豐富,每個義項都出書證。而宋本是在原本的基礎上刪節後的產物,書證刪除殆盎,釋義來源不清。故而對宋本的釋義來源作了專節加以討論。古代字典有其自己的體例,以往的研究者往往忽略了宋本在釋義上的特點,對一些特殊的釋義方式未加以討論,有時甚至出現了誤解。故本文花了一定篇幅對其做了探討。宋本《玉篇》在釋義上有不少缺陷。主要分爲兩大類:一類是釋義缺乏概括提煉,以經傅的隨文釋義爲釋義,雖不能說是錯誤,但從現代字典編撰的角度來說,是不盡如人意的;另一類是釋義錯誤,其中又分爲若干小類,涉及的原因很多。本文對於每一種錯誤類型本文都作了分析。对宋本《玉篇》這樣一部重要字典的研究,有助於更好地利用这部古代辞書,也有助於今后大型字典的编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