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拉格铅锌矿床地处中亚成矿域东部的二连浩特-东乌旗成矿带中段,为一典型受断裂控制的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矿体主要赋存在正长花岗岩及石炭-二叠系宝力高庙组第二岩性段英安质晶屑凝灰岩之中。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布拉格铅锌矿床进行了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岩浆岩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根据矿物组合及矿脉穿切关系将热液成矿作用划分为三个阶段:Ⅰ镜铁矿-石英阶段(早)、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中)、Ⅲ石英-方解石-贫硫化物阶段(晚)。包裹体以气液两相(VL)包裹体为主,并发育少量纯液相包裹体(L)。早阶段VL型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56.4℃261.2℃,盐度为3.2%9.5%NaCleqv;中阶段VL型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43.2℃230.6℃,盐度为2.6%8.3%NaCleqv;晚阶段VL型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11.9℃172.4℃,盐度为3.2%6.6%NaCleqv。总体为中低温-低盐度的NaCl-H2O体系热液。在流体包裹体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上,早阶段δD值为-95.9-93‰,δ18OH2O为-4.5-3.9‰,中阶段δD值为-110-108.9‰,δ18OH2O为-7.9-6.2‰,晚阶段δD值为-117.8-111.9‰,δ18OH2O为-8.9-7.4‰,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表明,矿区内出露的石英闪长岩、正长斑岩和钾长花岗岩的年龄范围为296305Ma,均为晚石炭世岩浆活动的产物。三种岩浆岩与矿体关系密切,为成矿作用提供一定的成矿物质及热液,其侵位年龄可以近似代表矿床的形成年龄。石英闪长岩、二长斑岩和钾长花岗岩均为I型花岗岩,且为富Al,贫Ca、Mg的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并且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高场强元素(HFSEs),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具有弱-中等的负Eu异常,暗示着岩浆来源于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形成于古亚洲洋俯冲环境。结合区域大地构造背景,本文认为布拉格铅锌矿床形成于晚石炭世古亚洲洋向南俯冲的构造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