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68Ga-Citrate PET/CT和18F-FDG PET/CT对大鼠关节炎模型的显像价值比较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系统性、对称性和侵蚀性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主要致残性疾病之一。主要临床干预策略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68Ga-citrate PET/CT与18F-FDG PET/CT对II型胶原诱导型大鼠关节炎的显像价值,判断在早期关节炎显像方面68Ga-citrate PET/CT是否优于 18F-FDG PET/CT。方法:建立II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模型,选用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分别选定第23天和第40天作为关节炎早期和晚期的时间点,通过68Ga-citrate PET/CT以及18F-FDG PET/CT对CIA大鼠进行半定量分析,分别测量两种放射性药物在病灶区(后足踝关节)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计算靶(病灶)与非靶(肌肉)比值(T/NT)用于统计分析。对CIA关节炎大鼠进行68Ga-citrate 90 min时间点的体内分布研究,并对踝关节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观察。结果:68Ga-citrate PET/CT对CIA关节炎显像明显优于18F-FDG PET/CT,且统计学结果表明两种检查方法之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评分的关节炎大鼠对两种药物的摄取表现出相同的趋势;90 min时68Ga-citrate在关节炎大鼠后足踝关节的分布与PET/CT所显示出的趋势一致。结论:与 18F-FDG PET/CT 相比,68Ga-citrate PET/CT 能够更早期、灵敏地反映CIA大鼠受累关节的炎症活动,并且这种显像优势持续到了炎症后期。因此,我们推断68Ga-citrate PET/CT用于RA显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第二部分68Ga-Citrate PET/CT显像对双氢青蒿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预测目的: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血管生成的作用,本实验旨在利用68Ga-citrate PET/CT非侵入性的成像方法来评价DHA能否对类风湿关节炎起到治疗作用。方法:从建立鸡II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CIA)大鼠中选取关节炎指数(Arthritis index,AI)评分一一对应的20只大鼠随机分为药物组与对照组。药物组按照1.5 mL/(Kg·d)(即每1 ml含20 mg DHA)的剂量连续灌胃给药15天;对照组以生理盐水1.5 mL/(Kg·d)连续灌胃15天。在进行灌胃给药的第0天(D0)、第5天(D5)、第10天(D10)及第15天(D15)对两组大鼠进行68Ga-citrate micro-PET/CT显像。数据重建完成后,在横断位CT上测量每只大鼠踝关节的横截面长径d(cm),并分别测量踝关节与肌肉背景的SUVmax用于统计分析。Micro-PET/CT采集完成后对两组大鼠进行68Ga-citrate 90 min的体内分布研究,并对踝关节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结果:在治疗15天后,药物组关节炎大鼠踝关节肿胀明显被抑制,而对照组关节炎大鼠踝关节肿胀未被明显抑制。药物组与对照组关节长径d变化的时间变化趋势无差异(B=0.017,SE=0.013,P=0.194);两组大鼠关节长径d的平均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0.014,SE=0.067,P=0.829);不同观察时间上大鼠关节长径d的平均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0.025,SE=0.017,P=0.146)。药物组与对照组大鼠T/NT的时间变化趋势不同(B=1.328,SE=0.186,P<0.001);两组大鼠T/NT的平均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1.771,SE=0.747,P=0.018);不同观察时间上大鼠T/NT的平均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1.786,SE=0.237,P<0.001)。关节长径d与T/NT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rs=0.848,P<0.001)。体内分布研究显示药物组大鼠踝关节的68Ga-citrate摄取均低于对照组,但药物组的各器官与组织的68Ga-citrate摄取波动幅度较对照组大。对于D0时同等评分的踝关节,HE染色图像显示药物组大鼠踝关节的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较对照组大鼠轻。结论:通过实验组及对照组动态监测68Ga-citrate在关节炎症中的蓄积,表明双氢青蒿素能够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并可有效减轻组织炎症。同时68Ga-citrate PET/CT具有在双氢青蒿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动态监测中的潜在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