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的体量呈日益增大趋势,多车道公路的建设也越来越多,与之相随而来的大跨度隧道建设则不可避免。浅埋软岩段大跨度隧道围岩质量通常比较差,开挖后自稳本领较弱;且地表崎岖不平,大多存在偏压效应。隧道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围岩压力的准确计算已成为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依托广州龙头山隧道工程,分别从实测总结、数值模拟及理论计算三个方面对浅埋软岩段大跨度隧道的围岩压力进行了分析,主要获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分别基于过程设计法和状态设计法对浅埋软岩段大跨度隧道的竖向和水平向围岩应力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分析了其分布规律,且将基于过程设计法的模拟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作了比较分析;2.就国内外现有常用的浅埋隧道围岩压力理论方法计算原理作了详细介绍,对各计算方法的局限性进行了讨论,为各理论方法的改进和正确使用指明了方向;3.结合工程实例,采用各种常用浅埋隧道围岩压力理论方法分别计算大跨度浅埋软岩段双洞隧道围岩压力,与基于状态设计法模拟计算得出的围岩压力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净距和地面坡度角是影响大跨度双洞隧道围岩压力的两个关键因素等一系列结论;4.基于谢家烋理论法和岩土体的极限平衡原理,从单洞隧道过渡到双洞隧道,推导出了单一坡面和变坡面浅埋双洞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并就公式的正确性、适用性和创新性均分别进行了讨论;5.基于本文推导出的单一坡面双洞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分别从净距和地面坡度角两个方面对隧道围岩压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按净距划分浅埋软岩双洞隧道类型的分界标准和埋深较大侧隧洞在地面坡度角较大时对净距的敏感性更高等结论。总而言之,任何围岩压力理论计算结果均会与实际存在差异,本文所获得的研究成果旨在最大化缩小其差别,从而给浅埋软岩段大跨度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