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保证原油供给安全是石油进口国面临的重大任务与课题。对原油贸易空间结构的研究能够准确把握原油的流动方向、规模、组织及其作用方式呈现出的空间特征,明确现存贸易格局的缺陷,以利于石油贸易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并为贸易格局的优化与调控指明方向。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复杂网络理论与地理学中的区域分析方法为主要手段,综合国际贸易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地缘政治与经济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以贸易节点、贸易联系、贸易强度及三者的区位分布为基本研究对象,勾勒出世界及中国原油贸易格局及演进规律;探索了世界原油贸易格局的演进机制及中国原油贸易空间格局演进的基本动因;并通过与其他原油进口大国的比较,分析了中国原油贸易空间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策略。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与研究的基本理论支撑。该部分从石油资源产需、石油贸易、石油运输、石油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石油安全及石油安全战略阐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并构建了包含国际贸易理论、经济地域运动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地缘政治与经济理论、复杂网络理论等在内的基础理论框架。第二章,世界原油贸易空间格局演进分析。依据世界原油贸易数据,以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为基础,结合地理学的区域及空间分析方法,勾勒出了世界原油贸易空间结构;比较了节点、出度、入度及权重的区域差异;利用结构熵分析了网络的均质性;且最终对世界原油贸易空间结构进行了网络模拟。研究表明随时间的推移,世界原油贸易的空间格局中的节点增幅不大,而度与权重值则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即世界原油贸易范围及效应在逐渐加大;通过对节点、出度、入度及权重值的区域比较揭示出世界原油贸易空间格局中的地域职能差异;结构熵与权重熵均表明世界原油贸易空间格局具有非均质特征;模块分析与世界原油贸易空间格局模拟则显示世界原油贸易格局具有模块性特征。第三章,探索了资源禀赋及其地域组合、生产、消费、贸易通道、外交与地缘政治等在原油贸易空间格局形成与演进中的作用机理;通过对经典地理事实的梳理,阐明了资源禀赋、生产、消费等在世界原油贸易中的时空效应;分析了资源禀赋等发挥作用受哪些因素影响;并指出随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主导机制会发生交替。第四章,首先利用复杂网络方法表征了中国的原油进口格局;分析了中国原油进口空间格局演进的影响因素;并在中国与主要原油进口国贸易空间格局差异计量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原油进口贸易格局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中国原油进口空间格局入度与权重的增加伴随着地域范围的不均衡扩张,中国进口原油来源地域逐渐由以中东、亚太为中心,转变成以中东和非洲为中心;且进口大国空间格局比较发现相近的地理位置与相似的石油贸易运输区位条件是原油进口大国贸易地域结构相似的前提,各进口大国倾向于选择近域或通道条件较好的国家与区域为贸易伙伴。而中国原油贸易的多元化导致了过高的均质化与中国原油进口贸易空间格局经济性下降;且源地多元化并没有达到有效解决进口风险的目的。第五章,提出了中国原油进口空间格局优化的目标与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进口原油空间结构的外在优化与内在优化策略。外在优化以分散风险为目标,同时兼顾经济性;内在优化主要考虑原油进口的抗冲击能力。其策略包括发挥石油外交作用;加大海洋运力建设,建立通道保护机制;增强石油企业竞争力,实现生产与合作方式的多元化;有效利用市场化手段规避贸易风险;加快中国原油储备体系建设;调整经济与能源消费结构等。研究表明多元化不应以均质化为目标,要依据自身所面临的客观环境选择适合的区域贸易合作伙伴,才能更好的落实多元化进口策略,切实解决可能面临的石油供给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