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体性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哲学的基础性问题,它不仅关系着哲学的理论性问题,而且还内在地关联着现代社会的实践性问题。对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研究是主体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对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研究缺乏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和系统阐述,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于认知哲学的立场并受到了现代社会技术理性的影响。面对理论的发展和现实的问题,我们必须意识到主体性问题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的时代、新的问题必定赋予了主体性问题以新的内涵和生机。当前中国正面临着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期,面对工具理性的扩张和价值规范的缺失等问题,我们需要建立起符合中国道路的现代主体性理论。所以,对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的意义也具有现实的意义。马克思正是在批判近代内在主体性的基础之上,在对现代社会资本“物化”统治这种主体性境遇的反思中提出了实践的主体性思想,但这一实践主体并不意味着与现代社会资本统治相联系的抽象、单一的理性主体或是抽象、单一的感性主体,而是基于社会生活实践,现实的、历史的、追求价值和意义的主体。基于此,本文在明确主体性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首先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实际问题出发,指出当前社会的矛盾性发展和主体生存发展的现存困境。其次,对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进行展开论述,主要是从反面的批判和正面的阐述两个方面来展开。关于这一部分的论述分为两个章节,其一是通过对西方近代形而上学主体性理论的梳理,主要包括近代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主体性思想和德国古典时期的主体性思想,表明其主体性思想的缺陷和不足。继而,结合文本阐述了马克思对内在主体性的批判之处。其二通过对马克思各个时期重要文本的解读,阐述了马克思不同时期主体性思想的主要内容,表明其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之上,阐明了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对以往形而上学主体性的超越之处,表明了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价值意义所在。再次,通过对上述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概括、提炼和分析,说明了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中所蕴含的生存实践性、自由自觉性和历史创造性三个价值特性,表明了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中关于价值与事实、个人与社会、阶级与人类辩证统一的基本内容。最后,从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方面入手,说明了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对我国主体性建设的意义和启示作用。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和理论与现实问题结合分析法。其创新之处有三点:其一,研究视角创新。本文强调了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中的价值指向和价值意蕴,体现了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中的生存意义和价值关怀。其二,研究理论创新。以往对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马克思早期或早中期的思想上,很少涉及到资本论时期的经济学哲学思想,本文对此进行了补充性的阐述和说明。其三,研究方法创新。本文运用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