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逐渐形成了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他们既不同于农民,又不同于市民,游走于社会的边缘,但却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弱势群体。农民在失去土地的同时,失去了基本的生活和发展方式,失去了土地带给农民的养老与生活保障,还要承担转变就业和生活方式所带来的一切成本。而这一切都要从根本上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生活水平,降低生活满意度。因此,从生活满意度的主观角度对失地农民生活状况进行量化研究,使政府能够更直观的了解征地活动对农民生活的影响,对于制定更好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来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围绕测算研究区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和分析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最终目标,在对前人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基础上,阐述生活满意度研究相关依据,结合研究区调查资料,运用多种方法展开,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被调查的失地农民生活总体满意度不高,对生活感到不满意的占多数。按照1-5的分值进行打分,该态度测量的得分平均值为2.76,这说明大多数失地农民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感觉一般,处于对生活不满意水平段。2.从对失地农民的个体特征与社会特征单因素方差分析来看,在影响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的众多因素中,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现有工作满意度、工作环境满意度、现有居住条件满意度、现有家庭经济水平满意度、现有吃穿条件满意度、子女学校硬件设施的满意度、周边自然状况满意度、本地医疗条件满意度、现有养老保险满意度、现有医疗保险满意度、现有失业保险满意度、政府征地补偿政策满意度、征地补偿金满意度、征地中权益保障状况满意度、政府提供社会保障满意度。这些指标都通过了统计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3.通过对失地农民工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月收入、现有工作满意度、家庭经济满意度、征地安置政策满意度、土地补偿金满意度、政府提供社会保障满意度指标都对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有影响,但影响的重要程度不一。年龄、月收入、土地补偿金满意度对失地农民的生活满意度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的作用范围有限。而现有工作满意度、家庭经济满意度、征地安置政策满意度、政府提供社会保障满意度这些指标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则是非常显著,它们对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是正向的,对此越满意则对促使失地农民获取更高的生活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