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肺癌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肺癌居恶性肿瘤死因首位。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两大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85%,其中只有15-25%的非小细胞肺癌有手术治疗的机会,而即使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仍然有50%的NSCLC患者会复发,而随着近几年转化医学的研究推进,研究了一些肿瘤检测方法和靶点,开发出了一些靶向性药物。EIF4G1(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 gamma 1,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G1)最初发现是作为翻译起始因子复合物EIF4F的组成蛋白之一。该复合物最重要的功能是将mRNA募集到核糖体上,这是蛋白质合成起始步骤。在蛋白质翻译这一生理过程中,EIF4G1作为一个支架蛋白,使其它与翻译起始有关的因子与之结合而发挥各自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EIF4G1除了促进蛋白翻译外,也与肿瘤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表明,EIF4G1在鼻咽癌,乳腺癌,鳞状细胞癌中均有高表达。有报导显示EIF4G1位于染色体3q27上,该区域在50%的肺癌中被检测到有非正常的扩增,EIF4G1可能是一种检测NSCLC的潜在分子标记物,至今为止,没有研究显示NSCLC中过量表达得EIF4G1与NSCLC细胞侵袭及转移的相关性,也未见EIF4G1是否参与NSCLC发生及发展过程的研究报道。本文采用RNAi技术,高效特异性的干扰EIF4G1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建立稳定表达EIF4G1-shRNA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研究EIF4G1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应用Westernblot技术,分别检测EIF4G1在正常肺上皮细胞株16HBE与NSCLC细胞株、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癌旁组织与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确认EIF4G1与NSCLC发生的正相关关系。(2)利用RNAi技术,干扰EIF4G1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的表达,通过cck8、流式细胞术、细胞克隆、thanswell和划痕等一系列体外实验,探讨EIF4G1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周期、迁移、侵袭等生物学功能的影响。(3)利用共聚焦显微镜与免疫共沉淀技术,检测EIF4G1与USP10相互作用及其对非小细胞肺癌功能的影响。结果:(1)通过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出EIF4G1分别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与组织中的表达要高于正常肺上皮细胞株与癌旁组织。(2)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中通过敲低EIF4G1,可以发现细胞的生长、增殖、迁移、侵袭与对照细胞相比受到了明显的抑制,通过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到敲低EIF4G1后,促进了细胞的凋亡及产生了G0G1期的阻滞。(3)通过免疫共沉淀技术,验证了EIF4G1与USP10(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10,泛素化特异性蛋白酶10)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共聚焦显微镜对这两个蛋白进行共定位,EIF4G1与USP10共定位在细胞质。(4)通过慢病毒包装系统构建同时敲低USP10与EIF4G1的稳转细胞系,与对照细胞(只敲低EIF4G1基因)相比,USP10负调控EIF4G1介导的的细胞生长、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等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结论:通过免疫印迹的方法,证实了EIF4G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过表达,通过RNAi技术,确定了EIF4G1对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通过免疫共沉淀验证了EIF4G1与USP10的相互作用以及两者相互作用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功能。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