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从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种植制度的基本内涵出发,通过对台州市目前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台州市种植业结构调整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实现台州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对策。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客观的必然性、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涵义、种植制度以及种植业结构调整与效益农业的关系。 2、论文讨论了台州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特点,主要归纳为:(1)农田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粮食生产潜力不断提高。(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中有降、降中有升,但优良品种和优质粮食产品的比例不断提高。(3)一年生经济作物面积迅速扩大,尤其是蔬菜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居一年生经济作物之首,种植业产值增加显著。(4)逐步形成了各县市区各具特色的种植业结构格局,发展了一批名、特、优产品。(5)多年生经济作物(果树)种植面积基本比较稳定,但其内部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葡萄和梨的种植面积有所增加,品种布局和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优化。以上几个方面说明台州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 3、通过对台州市几种主要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调查,表明在经济作物发展的同时,早稻种植面积下降的比较快。表面上看早稻的种植面积的下降是种植结构调整的结果,虽然早稻种植面积的下降为发展经济作物腾出了一定的种植空间,但通过调查发现,种植业结构调整与早稻种植面积下降没有必然的联系,主要与季节性抛荒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台州市早稻抛荒或种植单季稻现象十分普遍。 4、对台州市几种高产高效的种植方式的分析表明,两粮一经、一粮一经和一粮两经在高产高效复种模式中频率占81%,不仅频率高,也深受农民欢迎。两粮一经每667米~2产量平均为860.7kg,全年总产值为3014.6元,净收入2450.1元,真正实现了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共同发展。这种模式以夏季早稻、晚稻,冬季一季经济作物为主。冬季经济作物以蔬菜为主,包括菜用马铃薯、榨菜、雪菜、芥菜、鲜食豌豆、蚕豆、草莓设施栽培等。一粮一经的粮食单产显著下降,每667米2产量37例平均为487.4kg,但总产值极显著提高,平均为6965.0元,净收入5321.5元;这种模式以种植一季晚稻为主。一粮一经由于季节比较宽松,基本上是设施栽培一季瓜果蔬菜、香菇与水稻及露地栽培席草与水稻年内复种轮作,不仅效益高也兼顾了粮食生产,许多案例都实现了每667米2“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与此相比,一粮两经的案例基本上都是一年种植一季粮食,而经济作物以裸地栽培为主,也有部分是设施栽,因而效益比一粮一经有略有下降。 5、论文从比较优势的理论出发,探讨了台州市种植业结构相对于浙江省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台州市在谷物、杂粮、甘蔗、蔬菜、果树等方面有比较优势,但谷物的比较优势正在下降,蔬菜原来没有比较优势,现在逐年上升,甘蔗有绝对的比较优势。通过分析台州市种植业结构可以分为六大支柱产业:(一)以仙居、临海、为基地的粮食生产。台州市仙居、临海是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2002年粮食种植面积为34.5千公顷,占台州市粮食种植面积的35.2%,占该县、市的85.5%。(二)以温岭、临海沿海地区为基地的创汇蔬菜生产。(三)以温岭、三门、天台山区为基地的豆薯类生产。(四)临海、黄岩、玉环为基地的果树生产。(五)以温岭泽国、路桥为基地的甘蔗生产。(六)以温岭著横、三门为基地的西瓜生产。 6、作者通过调查认为,台州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存在着人口与耕地矛盾日益尖锐、规模化程度低、成本高、效益低、科技含量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问题。 7、作者认为针对台州市种植业结构调整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台州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对策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合理设计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加强种子工程建设,为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有效支撑;稳定粮食生产,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加工业能力,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健康发展:提倡适度规模经营,获得规模效益;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拓宽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空间;加强环境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