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隆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方式使克隆植物对环境变化有很强的适应性。针对克隆植物的研究多以草本植物为对象,而较少有木本克隆植物的研究,关于林下灌木层克隆植物的研究更少。本文以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调查,研究比较了该物种在卧龙自然保护区亚高山暗针叶林不同循环更新阶段的克隆种群特征。为探求随着卧龙亚高山暗针叶林的更新和发展,林下华西箭竹克隆分株种群的生长表现,以及分株种群结构变化,在三个循环更新阶段林型(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内对华西箭竹分株进行相关指标的调查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森林更新的发生,华西箭竹克隆种群的分株高度和基径减小;分株增加了对叶、枝和地下部分生物量的投资。落叶阔叶林型内的华西箭竹的单叶生物量和单叶面积显著大于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从年龄结构看,针叶林型下的大部分分株分布在大龄级,其平均年龄大于另外两种林型下的分株。从结果可以看出,随着亚高山暗针叶林更新的进行,华西箭竹克隆分株种群生长所受到的抑制逐渐增强,种群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种群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处于不稳定状态。形态可塑性是华西箭竹适应暗针叶林不同循环更新阶段林冠变化的重要生态策略。研究调查了不同循环更新阶段(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林下华西箭竹的形态特征参数。主要结果有:随着森林更新进行华西箭竹的基株大小、基株生物量、基株高度减小。针叶林型下华西箭竹地下部分生物量比和叶生物量比增加。针叶林循环更新影响了华西箭竹分株和地下茎的形态特征。分株高度、基径、节间数、单叶面积、单叶生物量、分株叶片数和叶面积率在三个林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地下茎长度和直径都减小了。异级分枝角度在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华西箭竹在基株、分株和构件三个水平上的生长表现受到暗针叶林循环更新的深刻影响。木本克隆植物的克隆生长主要依靠地下茎的无性繁殖和拓展。因此地下部分的克隆生长不论对华西箭竹克隆基株扩展,还是对种群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初步讨论了暗针叶林不同循环更新阶段林下华西箭竹地下茎的数量特征及笋和芽现存量。主要结果如下:华西箭竹地下茎生长属合轴型。地下茎的密度(地下茎数量/地下茎面积),当年生鞭的密度(当年生鞭数量/地下茎面积)及当年生鞭比在不同更新阶段下没有显著差异。地下部分(地下茎和根)的生物积累密度(地下茎生物量或根生物量/地下茎面积)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中期林型下的华西箭竹生物积累密度显示出优势。笋芽密度(笋芽数/地下茎面积)在三个林型间没有显著差异。针叶林型下没有竹笋的竹丛所占比例大于另外两个林型,长有二个以上竹笋的竹丛出现频率小于另外两个林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