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法国后“新浪潮”的代表人物,吕克·贝松导演在法国电影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人称他是“法国的斯皮尔伯格”,他是一位极具个人独特风格、富于法国浪漫诗意,和艺术直觉的电影导演。虽然,吕克·贝松的作品一直以来富有争议,但在他的导演生涯中,他创作了许多具有挑战性、又风格迥异的影片。他始终坚持艺术追求与商业价值并存的、全新的创作理念。其中,尤其是在女性角色塑造方面,更是成绩卓著,塑造了一个个颠覆传统、有血有肉、大胆、坚强、神圣的个性化女性形象,解构了以往女性被看、被边缘化的配角形象。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通过对吕克·贝松本人以及其电影作品的详细梳理,试图探讨吕克·贝松导演塑造女性形象的独特方式,及意义之所在。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现状,对吕克·贝松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详细地分析、整理、归类与总结,以此作为基础明确介绍与梳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论文的第一章主要介绍女性主义概念、女性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女性主义与电影。同时也罗列梳理了吕克·贝松相关电影作品,以此作为进一步研究吕克·贝松电影女性形象的理论基础。论文的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吕克·贝松电影的典型女性形象,并对她们进行分类。通过对其电影女性形象的分析,引出他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的共性和本质,从而将其电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依据角色设置分为五类:早熟少女形象;时代新女性形象;上帝使者女性形象;超能力女性形象;神秘杀手形象。论文的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吕克·贝松导演塑造女性形象的缘由,分别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分析。通过其作品创作年表的时间阶段,能够清晰的看到作品中各个时期女性形象的关注点,不难发现其导演生涯中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作品诉求点不断转变,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关注点。论文的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吕克·贝松电影女性形象的塑造方式。从镜头语言、符号意象以及整体影调三个方面详细举例分析,其在电影作品中是如何塑造女性形象的。论文的第五章主要介绍了吕克·贝松电影女性形象塑造的贡献与不足,分别从丰富了世界电影的女性形象,以及其电影女性形象塑造的不足两个方面分析。综上所述,本文以吕克·贝松电影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将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详细分类梳理、归类总结,并且将导演的个人经历以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作为切入点,来分析其电影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