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女性性别同一性为基础,对中小学女生美丽取向发展特征进行了研究。基于前期半结构化访谈,设计了词汇选择问卷和情境投射问卷。以期为学校教育提供参考意见,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根据对3-12年级的445女名学生问卷结果的分析,发现该年段女生性别角色建构的一些规律性特点。研究认为:随着年级增长,女生越来越喜欢谈论与形象有关的话题。8年级起,对形象的谈论成为女生同常最喜欢的话题。3-4年级女生喜欢谈论外在形象,5年级起喜欢谈论内在形象。然而,6、10年级由于刚进入新的环境,对于外在形象的谈论比例显著升高。小学阶段谈论形象是为了扩展兴趣,出于好玩和有趣。初中阶段是出于成长意向,议论与形象有关的媒体杂志是为了更好认识自己,听取同学建议。高中阶段则是付诸于具体化作用,切实与服饰打扮相结合。女生对于形象美的认识基本遵循强调外在形象;强调内在形象到逐渐整合的趋势。女生的理想自我形象呈螺旋式发展趋势。三年级和五年级无法区分异性眼光、同性眼光和理想自我形象的区别。四年级和八年级遵循异性眼光,六年级和十年级遵循同性眼光,七年级和十二年级有自己独立的判断标准。而对同伴议论,可将3-12年级女生的行为调节划分为四种类型:三、五、七年级平静接纳;四年级、八年级阻抗防御;六年级、十年级焦虑犹豫;十二年级淡然处之。同时,对同伴评价反应与自我认知有关。当面对批评时,如果女生认为自身较差,则倾向于不做调节。自我不确定时,最易引发改变。当面对表扬时,自认为较好者无进一步调节。自认为较差者则会由表扬反思改进的方法。且不同的议论方式会引发不同的行为应对。从学校教育角度,四、六、八、十年级女生需要重点关注。四年级可强调女性化的举止,八年级运用文学作品倡导女性化气质,六、十年级借助多样活动引导形象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