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偏头痛为常见的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疾病,国内年患病率为9.3%。抑郁为偏头痛最常见和研究最多的精神共患病,共病患者比单病患者表现出更严重的机体功能损害和自杀倾向。目前偏头痛与抑郁共病时二者的互相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拟建立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之血管源性头痛模型、不可预测慢性温和性应激(UCMS)大鼠抑郁模型,以及二者共病模型,通过检测各组不同脑区Fos蛋白及pCREB蛋白表达的改变,对二者共病的互相影响及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记为UCMS(U)组、UCMS并电刺激(U+S)组、单纯电刺激(S)组、假手术对照(C)组。U、U+S组给予6周UCMS刺激,S、C组正常饲养6周。四组大鼠均在第6周结束后接受电极植入术,术后第4天给予U+S、S组电刺激上矢状窦1次,U、C组仅手术。通过体重指数、旷场试验、电刺激时特征性头痛动作协助判断造模是否成功。电刺激结束1h后灌注固定取脑,冰冻切片后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相关脑区Fos蛋白及pCRE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Fos蛋白: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p5C)区S组较C组表达明显上升,U+S组较S组明显上升;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区S组较C组明显上升,U+S组较S组下降、U+S组较U组上升;丘脑、下丘脑区S、U、S+U组较C组均上升,三个组间无差异;海马区未见阳性细胞;前额叶区U、U+S组较C组表达显著上升。2、pCREB蛋白:Sp5C区S、U组较C组均上升,U+S较U组、U+S较S组明显上升;PAG区及下丘脑区S、U、U+S组表达较C组均上升,但三个组间无差异;丘脑四个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海马齿状回区与C组比较,U组表达下降,S组上升;前额叶U、S、U+S组表达较C组均下降,但三个组间无差异。结论:1、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可以导致大鼠Sp5C区、PAG区、丘脑、下丘脑之Fos蛋白表达升高,提示血管源性头痛模型建立成功。2、不可预知慢性温和应激可以导致大鼠海马齿状回区、前额叶之pCREB蛋白表达降低, Sp5C、PAG、下丘脑区pCREB蛋白表达升高,提示抑郁造模成功。3、合并抑郁可以上调头痛大鼠Sp5C处Fos蛋白的表达,提示合并抑郁可以加剧头痛;合并头痛可以上调抑郁大鼠Sp5C处pCREB蛋白的表达,提示合并头痛可以加重抑郁,头痛与抑郁互为加剧因素。4、头痛合并抑郁大鼠PAG区Fos表达较单纯头痛大鼠下降,提示抑郁可能减弱PAG区的疼痛下行抑制作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偏头痛合并抑郁患者,其头痛发作次数更多,程度更重。背景:圆形头痛,或称为硬币样头痛,定义为局限在一个圆形区域内的轻、中度压迫样疼痛。自2002年圆形头痛定义以来全世界已有200多例报道,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了。方法:本文第一部分报道了一位圆形头痛的患者,其将头痛部位的头皮割去,而又再发类似头痛。第二部分对既往英文文献报道的圆形头痛进行回顾,并对其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这位圆形头痛的患者将其头痛部位的头皮切去,圆形头痛再次出现,且与之前的部位不完全重合。文献回顾显示圆形头痛为一类直径为1-10cm,圆形或椭圆形区域内的,慢性、轻到重度的压迫样头痛。顶叶为最常见发病部位。有43%的患者存在加重期,56%的患者疼痛区域内伴有感觉障碍。目前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A型肉毒素和加巴喷丁为相对有效的治疗药物。讨论:此例个案和文献回顾的证据支持圆形头痛的周围机制。圆形头痛可能为起始于感觉神经终末分支的局限性疼痛,并可诱发一个或多个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周围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