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颗粒临床前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magar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本方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考察、急毒和主要药效学等试验研究,确立最佳的制备工艺和可控的质量标准,制成了安全有效的制剂,为进一步扩大生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试验基础。   方法:   (1)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以芍药苷和出膏率为指标,优选出最佳水提工艺。   (2)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白芍、吴茱萸、延胡索、蒲黄和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白芍中的芍药苷进行了方法学研究和含量测定,建立了痛经颗粒剂的质量标准。   (3)采用长期法,对本品进行为期6个月稳定性考察。   (4)急毒试验,观察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   (5)药效学试验:采用耳廓微循环观察法观察痛经颗粒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观察痛经颗粒对抗催产素所致子宫平滑肌收缩引起的扭体反应次数。   结果:   (1)优选出提取工艺。第一次加10倍量的水,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8倍量的水,煎煮1.5小时,第三次加6倍量的水,煎煮0.5小时。   (2)薄层色谱法能对吴茱萸、延胡索、白芍、蒲黄和甘草进行专属定性分析。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方中芍药苷含量,灵敏度高,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加样回收率均符合标准。   (3)分别对三批中试样品进行为期六个月的考察,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颗粒剂项下规定。   (4)急毒试验表明:其最大受试药物量为80g/kg,相当原生药128.8g/kg,约为临床人拟用量的242.42倍。未观察到痛经颗粒的急性毒性反应。   (5)药效学试验表明:痛经颗粒能明显增大正常及给药小鼠耳廓微细动静脉口径,增加动静脉血流速度。同时可以减少缩宫素引起的扭体反应数,缓解小鼠子宫平滑肌剧烈收缩。   结论:   该水提工艺设计合理,芍药苷提取率高,方法可重复性强。薄层色谱法可以鉴别出痛经颗粒中的吴茱萸、延胡索、白芍、蒲黄和甘草,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测定出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此法准确性强且操作简便。稳定性实验表明本品在三个月的稳定性良好。急毒实验表明痛经颗粒为安全可靠的制剂,药效学实验证明痛经颗粒有显著抗痛经和改善小鼠微循环的功效。
其他文献
背景肝纤维化是由长期肝损伤引起,导致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机体创伤修复反应。肝星状细胞在肝纤维化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抑制其增殖活化过程则成为肝纤维化治疗的有效策略。全球范围来看,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但目前临床却没有切实有效的肝纤维化治疗药物或手段,对患者及医生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因此我们亟需研发安全有效、具有针对性的抗纤维化制剂,解决临床用药难、病人病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血栓是血液成分在血管或者心脏内膜表面形成的血液凝块或沉积物,可以发生在血液中的任何地方导致血液流动停止。在生理情况下,当内皮细胞血管壁受到损伤后,血小板随之附着,导致血小板激活,引起血小板聚集,可发挥止血作用并且修复损伤部位。然而,在病理情况下,血小板发生不正常的或过度的活化可能会在损伤的部位过度聚集进行形成血栓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由此可见,血栓的形成与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密切相关。现代研究发
研究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是发达国家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尤其是近年来,AS的发病率也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因而,对于AS发病机制及治疗药物的研究尤显重要,但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因素和发病机制极其复杂,且迄今为止,仍未有确切的学说证明其机制。19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AS发病机制学说众多,主要包括脂
目的:优选生地黄不同部位提取纯化工艺参数,并筛选不同部位止血作用最佳配比,为生地黄汤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方法:(1)采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响应面法分析优选生地黄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