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过敏煎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风邪外袭型目痒症的有效性,对目痒症半年复发率的干预状况进行评估。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收集符合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纳入标准并经辨病辨证为风邪外袭型目痒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及试验组(过敏煎合玉屏风散加减颗粒剂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各35例,均用药治疗2周。分别在各观察时间点观察眼部症状及体征,根据拟定标准给予相应评分,计算总分,统计试验组与对照组各评分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药物干预后半年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5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治疗前分析经检验,治疗前两组年龄、性别分布及眼部总体比较具有可比性。2.治疗效果2.1眼部症状总体评分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试验组总体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在治疗1周时不明显,在治疗2周及治疗结束1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治疗方式均可降低患者眼部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眼部体征总体评分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试验组总体体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在治疗2周、治疗结束1月后显著,试验组显示出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治疗方式均可缓解患者眼部体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总体评分在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试验组总体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显示试验组治疗方式总体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同治疗方式均可降低眼部总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总疗效比较治疗各观察时间点,试验组总有效率均表现为更高水平,在治疗2周及治疗结束后1月,试验组显示了更好的总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眼部各单项症状、体征治疗后比较2.5.1眼部各单项症状评分(1)眼痒: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试验组对眼痒的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经治疗眼痒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流泪:试验组流泪评分在治疗1周、治疗2周时与治疗组无差异,在治疗结束1月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两组经治疗流泪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异物感: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两组对异物感缓解程度基本相当,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经治疗异物感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畏光: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两组对畏光缓解程度基本相当,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经治疗异物感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2眼部各单项体征评分(1)上/下睑乳头: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试验组对上/下睑乳头的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经治疗上/下睑乳头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上/下睑滤泡: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试验组对上/下睑滤泡的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经治疗上/下睑滤泡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分泌物: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试验组结膜囊分泌物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经治疗分泌物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结膜充血: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试验组结膜充血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经治疗结膜充血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结膜水肿: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试验组结膜水肿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经治疗结膜水肿评分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角膜缘: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试验组角膜缘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经治疗角膜缘评分均降低,试验组前后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球周水肿: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试验组球周水肿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经治疗球周水肿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半年复发率试验组与对照组半年复发率分别为40.74%、62.07%,试验组对复发率的影响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7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治疗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1.过敏煎合玉屏风散加减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风邪外袭型目痒症有效,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眼痒、流泪的症状,改善上下睑乳头、滤泡的体征。2.过敏煎合玉屏风散加减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的药物总体疗效以及药物作用持久性均优于单纯使用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复发率更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