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收集整理符合心脏神经症的门诊病例,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徐惠梅教授治疗心脏神经症的遣方用药及临床证型分布进行频数统计及研究分析。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心脏神经症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到2019年6月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心血管一科徐惠梅教授门诊治疗心脏神经症的患者病例,共筛选出符合标准的131例门诊病例。运用Microsoft Office 2019中文版组件Excel 2019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使用Excel表格及图表对单味用药频数、中药分类、性味归经、药物组合及其临床证型分布进行频数统计,将上述131例治疗心脏神经症的首诊处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对中药治疗心脏神经症的用药规律及证型分布做出总结。结果1单味药频次:总用药频数2385次,共使用中药108味,排在前16味的中药依次为龙骨≥牡蛎≥川芎>柴胡≥黄芪>当归>桂枝>甘草>珍珠母>黄芩>白芍≥酸枣仁>茯苓>白术>远志>夜交藤。2中药分类:统计中药分类频次大于50次依次如下:安神药>补虚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其安神药和补虚药使用频率最为突出,频次依序为665次、561次、232次、223次、163次、155次、115次、103次、61次。3四气五味:四气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温>寒>平>凉,频次依序为881次、751次、640次、113次。五味使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甘>苦>辛>咸>酸>涩>淡,其甘苦辛使用频次尤为突出,与之对应的频次为1152次、956次、893次、265次、186次、139次、112次。4药物归经:药物使用归肝经最多,剔除其频次小于200者,频次依次为肝>心>脾>肺>肾>胆>胃,频次依序为1268次、1128次、948次、811次、598次、585次、564次。5药物组合:龙骨、牡蛎、珍珠母>柴胡、黄芩>桂枝、白芍>茯苓、白术>酸枣仁、远志、首乌藤>葛根、羌活>瓜蒌、郁金>鸡血藤、狗脊>旋复花、代赭石>半夏、厚朴,频次依序为96次、91次、87次、75次、66次、59次、48次、17次、8次、7次。6证型分布:肝郁气滞型和气虚血瘀型多见且两证型多同时并见,其肝郁气滞型>气虚血瘀型>痰浊中阻型>肝脾不和型>气阴两虚型>心肾不交型,频次依序为73次、70次、20 次、14 次、14 次、3 次。结论1单味药:核心单味用药为龙骨、牡蛎、川芎、柴胡、黄芪、当归、桂枝、甘草、珍珠母、黄芩、白芍、酸枣仁、茯苓、白术。2中药分类:安神药、补虚药多见,着重安神与气血同补。3性味归经:温寒药使用最多,温寒并用,使机体脏腑阴阳动态平衡;甘、苦、辛使用最多,集补、泄、行于一体使补而不过,补而不滞;药多归于肝、心、脾,着重疏肝、安神、健脾。4药物组合:以龙骨、牡蛎、珍珠母;柴胡、黄芩;桂枝、白芍;茯苓、白术多见。5证型分布:其气虚血瘀型、肝郁气滞型的频次尤为突出,其中气虚血瘀型与肝郁气滞型合并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