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过程中读者并不会注视每一个词,而是跳过很多词,这一现象叫词跳读。研究表明,被跳读的词并不是没有得到加工,而是通过副中央凹视觉区进行加工。那么副中央凹词被加工到什么程度,即完全加工还是部分加工,关于读者如何做出跳读的决定,以往拼音文字阅读研究中还存在争议。与拼音文字不同,中文是一种排列较为紧密且没有明显词间间隔的文字,所以读者在一次注视中会获取更多的词汇信息。为探讨中文阅读中副中央凹词跳读是基于副中央凹处词汇的完全还是部分识别,设计了两个实验,将启动范式和边界范式(Rayner,1975)结合,使用眼动追踪技术考察了词汇激活与副中央凹词的视觉信息在词跳读中的作用。词汇激活通过嵌入在句子中的“启动词-目标词”词对所产生的重复启动来实现。使用边界技术来研究只提供部分信息的预视词是否会影响词跳读的发生(例如,实验一中“(吸)”的颠倒预视条件是“战”,实验二中“战”的笔画减少预视条件是“(战)”)。
实验一采用2预视条件(一致预视、颠倒预视)×2启动条件(重复启动、控制启动)的重复测量设计。结果发现跳读率上出现显著的预视类型主效应,即一致预视条件下目标词被跳读的概率比部首颠倒预视条件显著要高,表明部首颠倒降低了被试的跳读率。颠倒预视下重复启动和控制启动条件在跳读率上没有显著差异,且低于一致预视条件,表明词跳读是基于副中央凹词汇的完全识别。实验一中没有发现重复启动效应,也没有发现交互作用。实验二采用类似实验一的设计,但实验一使用缺少位置信息的部首颠倒预视,实验二将减少了部分笔画的目标词作为预视条件,以保证预视时读者也只能看到目标词的部分信息。实验二同样发现了显著的一致预视效益。然而与实验一不同的是,发现了显著的启动类型主效应,也就是重复启动的跳读率显著高于控制启动。但这是一个早期的加工过程,因为只在跳读率指标上观察到了重复带来的促进作用。实验二仍然没有发现交互作用,即笔画减少预视条件下并未发现重复条件与控制条件显著的差异,且笔画减少重复启动条件的跳读率也显著低于一致预视重复启动,再一次证明了副中央凹词跳读的产生基于对该词的完全识别。
实验一采用2预视条件(一致预视、颠倒预视)×2启动条件(重复启动、控制启动)的重复测量设计。结果发现跳读率上出现显著的预视类型主效应,即一致预视条件下目标词被跳读的概率比部首颠倒预视条件显著要高,表明部首颠倒降低了被试的跳读率。颠倒预视下重复启动和控制启动条件在跳读率上没有显著差异,且低于一致预视条件,表明词跳读是基于副中央凹词汇的完全识别。实验一中没有发现重复启动效应,也没有发现交互作用。实验二采用类似实验一的设计,但实验一使用缺少位置信息的部首颠倒预视,实验二将减少了部分笔画的目标词作为预视条件,以保证预视时读者也只能看到目标词的部分信息。实验二同样发现了显著的一致预视效益。然而与实验一不同的是,发现了显著的启动类型主效应,也就是重复启动的跳读率显著高于控制启动。但这是一个早期的加工过程,因为只在跳读率指标上观察到了重复带来的促进作用。实验二仍然没有发现交互作用,即笔画减少预视条件下并未发现重复条件与控制条件显著的差异,且笔画减少重复启动条件的跳读率也显著低于一致预视重复启动,再一次证明了副中央凹词跳读的产生基于对该词的完全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