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Meta分析对晚发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及抗抑郁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循证研究。
方法:通过计算机文献检索MEDLIN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1998年1月至2012年9月,使用“late-onset depression”、“late life depression”、“Geriatric depression”、“Citalopram”、“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factors”、“Life events”、“Social support”、“晚发抑郁”、“老年抑郁”、“西酞普兰”、“心理社会因素”、“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作为检索词并同时结合自由词和各数据库的主题词进行检索,再通过手工方式筛查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最后纳入随机对照试验、临床对照试验,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有关资料,由两名评价者分别独立进行质量评价,所有文献是否纳入由两名评价者共同决定,如有不同意见通过讨论或经第三人裁定解决分歧。采用在Cochrane系统评价中质量评价标准Jadad量表,对所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其他文献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RevMan5.0软件及Stata(l)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24个研究,共2475例患者。其中,晚发抑郁障碍危险因素相关研究8个,共518例患者,晚发抑郁障碍抗抑郁药物疗效相关研究16个,共1957例患者。
1.晚发抑郁障碍与正常对照组的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率[OR=2.97,95%CI(2.27,3.89),Z=7.95,P<0.00001]及社会支持量表(SSRS)总分[OR=-4.40,95%CI(-6.00,-2.79),Z=5.37,P<0.00001]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2.西酞普兰与其他抗抑郁药物治疗晚发抑郁障碍的总痊愈率[OR=0.97,95%CI(0.78,1.20),Z=0.29,P=0.77>0.05]、总显效率[OR=1.25,95%CI(0.79,1.98),Z=0.94,P=0.35>0.05]、总有效率[OR=1.21,95%CI(0.84,1.82),Z=1.13,P=0.26>0.05]及HAMD量表总分[OR=-0.53,95%CI(-1.46,0.41),Z=1.11,P=0.27>0.05]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根据药物的不同作用机制进行亚组分析,西酞普兰与氟西汀和三环类及四环类治疗晚发抑郁障碍总有效率[OR=1.39,95%CI(0.68,2.83),Z=0.90,P=0.37>0.05]和总痊愈率[OR=0.83,95%CI(0.63,1.10),Z=1.13,P=0.19>0.05]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
3.西酞普兰与其他抗抑郁药物治疗晚发抑郁障碍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OR=0.72,95%CI(0.56,0.93),Z=2.55,P=0.01<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根据药物的不同作用机制进行亚组分析,西酞普兰与三环及四环类抗抑郁药物治疗晚发抑郁障碍不良事件总发生率[OR=0.70,95%CI(0.52,0.94),Z=2.35,P=0.02<0.05]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负性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这两个主要的心理社会因素为晚发抑郁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
2.西酞普兰与其他抗抑郁药物治疗晚发抑郁障碍的总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及HAMD量表评分均无明显差异,进一步证实西酞普兰对晚发抑郁障碍疗效确切。
3.西酞普兰与其他抗抑郁药物治疗晚发抑郁障碍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证实西酞普兰较其他药物在治疗晚发抑郁障碍的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较少,适合晚发抑郁障碍患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