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东辛油田丰富的基础资料和研究成果,综合应用石油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等理论和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手段,以深入探讨含油高度的主控因素为目的,对东辛油田沙二段断层油藏含油高度差异性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
从地质背景出发,在东辛油田断裂系统详细解剖的基础上,对不同构造带的含油高度进行了统计,总结了研究区沙二段油藏含油高度的分布特征,开展断裂输导能力、封闭条件和储盖特征与含油高度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确定了含油高度的主控因素,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量化表征。
不同构造部位的含油高度具有明显差异性的特点,构造翼部断层油藏含油高度大,堑内油藏含油高度小。研究区内断层划分为三类:主油源断层、次级输导断层和遮挡断层,距主油源断层的距离以及油源断层的输导能力宏观上控制了含油高度的平面分布特征。油气充足的翼部断块区,含油高度与SGR、断距有一定的正相关性;断层倾角小,断面正压力高,则断层封堵的油柱高。直接盖层厚度与含油高度也有一定正相关性。断层封堵能力相似的构造翼部断块区,含油高度受控于储层特征,含油高度随储层的渗透性和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出了含油高度与主控因素间的量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