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PECT图象分析方法受图象采集、吸收衰减、散射校正、图象重建及脏器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只有获得高质量的图象后,才能进行图象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本研究先从影响图象质量的基本因素进行探讨,然后将所得结果的最佳条件应用于临床。 一.基本因素采用了模型实验及临床病例验证,结果表明: 1.采集条件:间断采集的FWHM小于连续采集,但总计数小于后者。矩阵128采集的FWHM小于64采集。360度、间隔3度,采集的图象畸变最小,而180度对称型采集又优于非对称采集。断层床也能引起图象畸变,其程度和采集投影相关。 2.散射对图象的影响:单能窗(对称窗)采集时对比度及标准差分数百分值(FSD%)最小。多能窗加权采集对比度及FSD%均最大。双能窗则介于单能窗和多能窗采集之间。虽然多能窗加权采集法优于单能窗和双能窗采集,但该方法计算过程复杂、占用内存大,故临床应用以双能窗采集法更为适合。 3.重建时滤波函数及参数选择:重建时滤波函数的选择以Metz滤波函数为最佳,而参数X值的计算则以第一帧的总计数计算较为实用、准确。 4.消除呼吸运动对肝脏断层图象的影响:吸气可使肝脏位置下移1.5+0.45cm(n=25)。因此,常规肝断层不能发现直径<1.0cm的占位病变、呼吸门控断层消除了此影响,明显地提高了肝内<1.0cm病变的检出率。 二.将以上结果运用于临床常用的图象分析方法并加以改进,初步临床应用的结果如下: 1.左室功能定量分析(n=36):比较门控心血池平面和断层二种方法计算EF值,对照组和心肌缺血组无差异,而心梗组则断层法比平面法计算准确。心肌门控断层与心血池门控断层法比较,三组的EF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