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推拉桨比例揭示赛艇运动员划桨动作节奏合理性;结合身体关节角度对运动员划桨过程中上下肢、躯干动作进行分析,揭示肢体配合的协调关系,评定划桨动作外部特征:通过身体关节角速度特征值揭示肌肉发力特征,评定赛艇运动员划桨技术风格优劣。研究方法:采用索尼(型号:PC 350E)摄像机对参加2008奥运会赛艇项目运动员途中划阶段进行跟踪扫描拍摄,拍摄速度为25fps。通过SIMI°motion 7.50运动动作解析系统对一桨周期技术动作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1.掌握赛艇运动的划桨节奏,并在训练和比赛中正确控制和合理运用,不仅是合理划桨技术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提高赛艇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2.一桨周期内单桨男、女运动员内舷侧均以肘关节活动范围差异较大,外舷侧均以腕关节活动范围差异较大。双桨男、女运动员均以腕关节活动范围差异较大。单、双桨女运动员上肢力量相对男运动员较弱,主要依靠膝关节更多伸展来提高拉桨效率。男女运动员划桨过程中均未出现身体过大的前倾和后仰。3.从膝关节角度、躯干角度和肘关节角度变化的时相关系等肢体外部特征参数对拉桨阶段进行聚类分析得出五种最为流行的划桨技术风格。4.从腕、肘、肩、髋、膝关节和躯干最大角速度时相顺序等肢体发力特征参数对拉桨阶段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六种风格。风格1(膝关节→髋关节→躯干→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和风格2(膝关节→髋关节→躯干→肘关节→肩关节→腕关节)拉桨的发力顺序均遵循大环节肌群带动小环节肌群发力原则,有利于克服较大阻力,获得较快动作速度,符合生物力学原理。风格1应用普遍,风格2运动员上臂和前臂肌肉更为出色,主动发力更好。这两种技术风格单桨运动员出现52例,占被试对象92.86%,双桨运动员出现40例,占被试对象71.43%。5.从腕、肘、肩、髋、膝关节和躯干最大角速度时相顺序等肢体发力特征参数对推桨阶段进行聚类分析得出五种风格。风格1(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躯干(几乎同时达到)→髋关节→膝关节)、风格2(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躯干→髋关节→膝关节→腕关节)和风格3(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躯干)运动员动作顺序合理,推桨阶段上肢发力并非大关节带动小关节,而是需要中小关节(腕关节)先活动,然后大关节才活动。风格1应用普遍,风格2属于更为优秀的技术。这两种技术风格单桨运动员出现35例,占被试对象62.50%,双桨运动员出现41例,占被试对象73.21%。风格3仅适用于单桨运动员,出现10例,占被试对象17.86%。6.拉桨阶段:不同发力特征的运动员,推拉桨比例差异不显著。推桨阶段:风格2推桨末期转桨入水较其他明显迅速,推拉桨比例较其他风格小;风格3适用于单桨运动员,部分运动员为增大拉桨幅度而采取更多的转体,延长推桨时间,推拉桨比例较其他风格大。因此,这两种风格的运动员推拉桨比例差异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