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对于期待权的研究有着很大的不足。本文旨在对期待权进行初步的探讨。文章的结构如下。 导言主要介绍了期待权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献综述,研究进路和方法。 正文第一章,从司法实践,现行立法以及理论研究三个方面提出了期待权存在的问题。司法实践中房屋预售,后位继承领域的期待权均存在着不足;现行立法存在的问题集中于未确定期待权的概念和适用,没有明确期待权的性质和效力,在立法中没有形成系统的期待权制度而是散布于各个法规中难以适用;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概念的界定不一,性质的理论争议,效力的不同学说以及功能的不同理解。随后,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阐释了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即明确期待权的概念和类型,界定期待权的性质和效力,明确期待权的功能和作用。 正文第二章,首先通过历史研究的方法对期待权进行了分析。这一部分介绍了期待权提出的理论背景和期待权发展的历史进程。在期待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解构了期待权演进的三个阶段,即期待权概念的形象化研究阶段,期待权研究进一步深化的类型化研究阶段,以及面向过去和未来描述了期待权发展的趋势。其次,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介绍了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四个国家的期待权制度。 第三章是对期待权概念、性质、效力理论研究的介绍和分析。概念部分,介绍了期待权研究的形象化分析和理论化分析。理论化分析介绍了期待说、法律地位说、将来权利说、附条件权利说以及利益说并对这些学说一一作出评价。性质部分,介绍了形成权说、归属权说、特殊权利说以及派生权利说以描述期待权的性质和效力并对这些学说分别予以评析。效力部分主要介绍了谢哲胜和申卫星两位学者的观点,并对两位学者的观点做出了评价。 第四章是在上述历史研究、比较研究以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构建我国的期待权制度。包括期待权的概念,期待权的性质,期待权的效力以及期待权的功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