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库于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是指一类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特殊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他们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效信息、专家意见和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在公共政策活动的过程中充当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决策外脑的作用,是公共政策活动中的重要参与者。美国作为智库的发源地,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长期发展,已经相对形成了较为完善和成熟的智库体系,其中不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智库机构,传统基金会便是其中之一。自1973年成立以来,传统基金会凭借其明显的右倾意识形态倾向,影响着美国公共政策从制定到改进直至执行的一系列活动过程,在美国的内政外交中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作为保守派思想库的代表,与美国其他著名智库不同的是,传统基金会为了将其影响力渗透到美国政治舞台上的每一个角落,他们除了注重有效的政策研究外,更愿意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媒体和舆论的宣传中去,借助大众媒体的力量实现其引导公众、影响国会和提高知名度的目的。几十年来,传统基金会对美国公共政策的推进所作出的努力有目共睹,除了扩大了其国内及国际的影响力外,甚至还在国会听证会发言的次数超过了以立场中立著称的布鲁金斯学会和美国最大的智库兰德公司。然而,学术界却无法形成一套系统的标准来衡量包括传统基金会在内的众多智库是如何对公共政策产生影响的,他们的影响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抑或影响力究竟达到了何种程度,这些始终都是智库影响力评估方面所面临的难题。本文力图通过对传统基金会参与美国公共政策的历史进行回放,从而分析和评估传统基金会对社会各阶层和对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所产生的影响力,以期为国内国外智库影响力方面的研究作出些许贡献,同时也希望可以为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提供借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