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度的变迁和创新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富有激励的制度安排才能保证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发展。对于农地制度来说也是如此,农地制度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纵观新中国成立后贵州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一部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从土地改革到家庭承包制,贵州农村先后经历了土地农民所有、农民经营—农民所有、集体经营——集体所有、集体经营——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变迁,初步建立了一套基本适合贵州实际的农地制度体系。其间,无论是制度变迁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充分地体现了农地制度对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这个变迁史其实也是向效率更高的制度变迁探索的过程。本文在有关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及农地制度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简要评述的基础上,对贵州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进行了回顾,考察了不同阶段农地制度的演进、制度安排及制度绩效,对我省农地制度变迁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简要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与总结;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内容、主要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阐述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主要从农地产权制度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的角度,阐述农地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第三章主要是回顾了改革开放前贵州省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三个阶段,讨论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农地制度的演进、制度安排、制度的内在缺陷及绩效。第四章家庭承包制下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总结归纳了家庭承包制的经济绩效。第五章是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地制度的发展,指出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缺陷,并提出下一步发展方向。第六章贵州省农地创新——“湄潭模式”产生的动因、创新内容、创新绩效等。第七章农地制度变迁中各利益集团的行为分析。各利益集团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基层干部、农民。他们之间的博奕与共同构成了农地制度变迁的形式和方向。第八章是结论,根据本文的研究,提出了四个结论:一是寻求最佳的经济绩效一直是农地制度变迁的终级目标。二是我省制度变迁具有典型的路径依赖特征。三是农地制度的创新方式有强制性和诱致性两种。四是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是相关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