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越多越多的专家学者将精力投入到教科书插图研究上。这些研究大多是在宏观层面对整本教科书的图片质量和功能进行评价和研究、对教师运用教科书插图也多是理论研究。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教科书插图功能及分类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插图质量评定的维度与标准;并将其运用到对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必修1中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文本分析;设计调查工具、开展高中化学教科书插图的使用情况调查。根据以上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概念类插图的数量比元素及其化合物插图的数量少;(2)教师和学生对概念类插图的评价更高且使用更多,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插图评价偏低且使用更少;(3)实验仪器的照片类插图、实验操作的照片类和示意类插图所获评价更高且使用更多,物质与结构微粒的插图、化学与科技社会生活插图、化学科学史的插图、化学实验药品的插图等综合质量有待加强;(4)插图在反映特定的教科书知识目标、传递信息无科学性错误方面做得较好,但在色彩方面和配文方面有待加强;(5)学生和教师一致认为插图3-14(金属的焰色反应)、1-19(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过程示意图)、3-19(向FeCl2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向FeCl2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的质量较好,插图3-4(切开金属钠,钠表面的银白色会逐渐褪去)、3-24(铝质饮料罐可回收利用)、1-5(海水淡化工厂)的质量相对较差。根据以上结论给出如下建议:(1)提高教师对教科书插图的认识。教师要认真钻研化学课程标准,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不单为考试,而是从多视角去审视教科书插图,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尽可能挖掘出教学的多重功能;(2)提高插图的使用空间。师生课前要尽可能去网上找与插图相关的知识,在课堂上要尽可能挖掘插图中的价值,课后要以插图为启发点尽可能去拓展相关知识;(3)提高教科书插图的设计感。编辑插图时应尽可能与时俱进,选取能反映学科最新成就、又贴切教学内容、色彩鲜艳、清晰度高的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