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eryth ematosus,SLE)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感染菌种、临床特征及转归。
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中国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eryth ematosus,SLE)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感染菌种、临床特征及转归。
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2011年75例SLE合并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分析。
结果:
2146例SLE患者中,75例合并深部真菌感染,发病率为3.49%。易感诱因分别为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侵入性操作和白细胞减少;合并感染的致病菌种以白念珠菌为主,其次为隐球菌和曲霉菌;合并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肺,其次为口腔、胃肠道和泌尿系统。SLE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发热占85%,白细胞减少者占55.6%,白细胞增高者占12.4%,无其它特异性。
根据病原菌选择抗真菌药物,氟康唑、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为主要治疗药物。75例中治愈38例,好转15例,未愈7例,死亡15例。死亡率达20%,在死亡病例中肺曲霉菌感染死亡率最高,达83.3%。低蛋白血症、曲霉菌感染和真菌血症可能是导致SLE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论:
近年来真菌感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侵入性操作和白细胞减少等相关。合并真菌感染的死亡率仍然较高,以合并肺曲霉菌感染的死亡率最高(83.3%),故临床应重视SLE患者真菌感染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为平战时大批量应用血浆救治患者和伤员赢得时间,研究通用血浆的混合比例及病毒灭活条件,降低血浆中抗血型抗体IgM的效价及灭活经输血传播的相关病毒。方法1.先将A型血浆与
目的:观察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其亚族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应激激活蛋白激酶(SAPK)、p3
通过以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采取了后路融合术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随访,研究腰椎PLIF后发生邻椎病(ASD)的有关因素和临床指标,以求获取PLIF术后发生邻椎病的相关因素及预
目的:
采用β-榄香烯(β-elemene)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病变进行干预治疗,观察β-榄香烯对视网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早期凋亡的影响以及形态学特征,并探讨β-榄香烯与新生小鼠
目的:
回顾分析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临床特点,影像特征和手术预后。
方法:
收集本院32例经显微手术后病理确诊的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目的
通过建立兔深低温停循环(DHCA)体外循环模型,观察深低温停循环肺缺血期间肺动脉灌注含依达拉奉保护液对术后肺组织及肺功能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机制。
方法
目的:观察泼尼松、大剂量地塞米松及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三种方案治疗新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thrombocytopenia,ITP)的临床疗效及副反
目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 TOBS)是由Caplan在1980年提出的,是指基底动脉尖端部位急性缺血或闭塞所导致的相应供血区的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以丘脑
目的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和脑损伤是早产儿最常见的两种严重并发症,我们将以磁共振成像(MRI)提供的影像学资料为依据研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他们的危险因素。
目的: 应用CT灌注成像对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及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进行多层面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循环代偿能力的评价,与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