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银行经营目标变迁研究

来源 :北京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_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了很多问题。由于长期以来政府是国有银行的唯一股东,使得国有银行往往承担着多重性的经营目标,既有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的盈利和风险控制目标,又有作为政府调控经济重要工具的社会性目标。由于这些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矛盾性,使得国有银行常常无法准确定位,从而难以很好地完成其经营目标。   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国有银行的经营目标也在慢慢地发展演变。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国有银行总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78年的“大一统”银行阶段;1979年到1994年的专业银行阶段;1995年到2002年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阶段;2003年以来的国有控股银行阶段。在每个阶段,由于所处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同,国有银行有着不同的经营目标定位,其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也各不相同。本文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国有银行经营发展的阶段变化为背景,从历史变迁的独特视角对国有银行经营目标的变迁历程、变迁特征、变迁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研究,指出国有银行经营目标是一个从政策性目标到商业性目标不断变化的过程,并最终定位于商业性目标。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国有银行经营发展的四个阶段。根据国有银行功能定位和历史使命的不同,将国有银行经营发展分为四个大的阶段,介绍每个阶段的起始年代、发展背景与基本概况,为研究国有银行的经营目标变迁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为国有银行经营目标变迁历程。结合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具体分析了国有银行在四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经营目标、经营目标的表现形式及其实现程度。   第三部分总结了国有银行经营目标变迁的特征。从国有银行经营目标的变迁历程,总结和提炼出国有银行经营目标变迁的三个特征,即逐步商业化、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同时存在并以前者为主、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四部分为国有银行经营目标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重点分析了理论认识、银行产权结构、外部经济环境和法律制度等四个重要因素对经营目标变迁的影响,并指出技术、文化、治理模式等因素也对国有银行经营目标的变迁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五部分对国有银行经营目标进行展望。从当前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分析国有银行经营目标的定位取向,明确提出尽管目前个别国有银行还承担部分政策性职能,但总体上看,国有银行的经营目标最终是完全商业化,并建议从优化股权改革、完善公司治理、改善配套外部环境等方面促进国有银行商业化经营目标的实现。
其他文献
中国和印度都是东方文明的发源地,农业历来都是两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近代,中国和印度都面临着相同的历史境况——处于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也同样都面临相同的历史任务——民族独
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慈善组织。它遵循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和普遍的国际红十字运动的基本原则,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无论是在
学位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女性大多被禁锢在家庭里,很少有机会进入社会工作。少数的女性从业者也多是被生活所迫的底层社会女性,她们从事如帮佣、船户、织工、妓女等社会地位较低
甘肃环县道情皮影戏作为地方民间文化的代表,其产生、发展、兴盛与乡村社会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较真实地反映了乡村社会生活的多元图景。1936年环县解放,陕甘宁边区政府对其进
德国和日本为了实现各自称霸世界的野心勾结到一起,共同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轴心国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德日关系对二战的爆发及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轴心国关系问题是二战史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