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交媒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实效性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907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媒体的盛行,催生着以QQ、微信、微博以及社交网站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这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既有积极作用,也不可避免的产生负面影响。如何紧跟时代潮流,利用好、发展好社交媒体,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既是践行《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意见的指导》和《2030年健康计划》文件精神的要求,又是对十九大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的回应。本文基于520份的问卷调查和22名师生的深度访谈,分析当前高校基于社交媒体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以提出科学有效的引导策略。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导言。这一部分从文章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的情况分析、基本概念的界定以及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写起。第二部分,分析了基于社交媒体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深度访谈发现,社交媒体是当前大学生学习交流的主要工具,其及时快捷的表达机制、灵活多样的宣传手段以及明朗广阔的拓展空间,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可能。但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双重影响,以及当前高校心理健康宣传方式滞后于大学生的需求,又为高校利用社交媒体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提供了必要性。第三部分,探讨了当前高校利用社交媒体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的做法与成效。目前高校以QQ群为主要载体、辅导员和班委为主力,以微信公众号为依托、学生为主要受众,以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为后台、心理健康联络员为“中介”等方式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这些丰富多样的宣传手段,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充分利用零碎时间,超越师生时空界限,适应了大学生的网际需求,契合了学生信息获取的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心理健康宣传的受众面积,增加了覆盖范围。第四部分,挖掘了当前高校利用社交媒体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调查发现,当前高校利用社交媒体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存在着宣传教育的人员配备不足,高校社交媒体运营困难;宣传内容流于形式,宣传方式老化;线上宣传活跃,线下反馈滞后;衡量手段缺乏,效果难以评估等问题。主要制约因素源于大学生复杂的成长环境,学校缺少对社交媒体的整合机制,对社交媒体宣传载体的重视力度不够导致宣传条件不足,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第五部分,指明了基于社交媒体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实效性的对策。针对当前高校在利用社交媒体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在遵循科学性与发展性、灵活性与针对性、防治性与前瞻性、活动性与情境性、互补性与协同性相结合的原则的基础上,发挥学校在社交媒体建设方面领头羊的作用,培养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意识,拓宽基于社交媒体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的方式与方法,促进线上与线下宣传教育的互动与融合,并做好基于社交媒体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普查与心理建档工作,以提高基于社交媒体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的实效性。第六部分,结语。对文章的创新和存在的不足做了总结。
其他文献
自从1924年英国著名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r Sheidon)在其著作《管理的哲学》中第一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以来,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论从未停止。一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
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大业,涉及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也关乎国家的未来与发展,民族的振兴与强盛,是民生建设急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教育公正倡导了一种基本的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充分
资产证券化最初起源于美国,通过设立中小企业局,美国政府利用包括信贷资产证券化在内的融资工具极大地扶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完备的资产证券化制度设计能够增加资产的流动性
平民公共领域是在国家与社会、公共权力领域与私人领域相分离的背景下产生。从近代以来,它的发展虽然是以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为参照,但是它是作为独立的形态而存在。较之于资产阶
农村公路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我国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农民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钮带,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