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基于《古今医统大全》一书,利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通过收集整理有关胸痹心痛及相关病名、病因、病机、病位、症状、方剂、中药等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处理,以探讨胸痹心痛证治规律。研究方法:从《古今医统大全》原文,查找与胸痹心痛相关的描述,包括病名、症状、病因、病机、病位、症状、方剂、中药,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所得结果进行归纳,进而总结出关于胸痹心痛的证治规律。研究结果:1.在《古今医统大全》中心痛病名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胸痹、厥心痛、卒心痛、真心痛、积心痛,此外还有心痹、久心痛两个病名在书中也有提及。2.胸痹心痛的病因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大类。包括外感六淫、五脏内动、七情所伤、饮食劳逸、虫疰、触忤等因素。其病机主要是血虚不荣则痛、脉阻不通则痛、脏气不平、气结而痞。3.胸痹心痛的病位主要有心本脏、心包络、膻中,其中前两者在当时提及的很多,而对于膻中这种说法却鲜有人论述,因此徐春甫特意将其列为段首。4.胸痹心痛所涉及的症状中寒性症状种类和占比均高于热性症状;实性症状种类及出现频率多于虚性症状。5.全书明确记载胸痹心痛的方剂有39方,以治疗心痛的方剂为主,将其按学术流派分类,则伤寒学派思想指导下的从寒论治胸痹心痛的方剂占比最高。6.在治疗胸痹心痛39首方剂中,共用中药103种,单味中药使用统计结果显示,甘草使用频次最高,当归、人参次之,吴茱萸、延胡索、陈皮、白术、半夏再次之。在对所用中药进行分类处理及频率分析,结果显示:补虚类中药占比最高,而后依次是理气类、活血化瘀类、温里类中药;从总体来看,泻实类药物使用频率高于补虚类药物。研究结论:1.《古今医统大全》胸痹心痛相关病症中,心痛最常见,也最为重要。2.胸痹心痛的病因较多、病机复杂、病位不一。3.胸痹心痛临床症状中寒性症状多于热性症状,实性症状多于虚性症状。4.治疗胸痹心痛的方剂,以温中补虚类为主。5.治疗胸痹心痛中药,以补益药常见,理气、活血化瘀、温里类药物使用也较多,但总体来说泻实类药物应用多于补虚类药物。其中补益类中药甘草、当归、人参等和温里类中药吴茱萸常用。临证可酌情加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