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统大全》胸痹心痛证治规律探究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dan7181215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基于《古今医统大全》一书,利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通过收集整理有关胸痹心痛及相关病名、病因、病机、病位、症状、方剂、中药等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处理,以探讨胸痹心痛证治规律。研究方法:从《古今医统大全》原文,查找与胸痹心痛相关的描述,包括病名、症状、病因、病机、病位、症状、方剂、中药,并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所得结果进行归纳,进而总结出关于胸痹心痛的证治规律。研究结果:1.在《古今医统大全》中心痛病名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胸痹、厥心痛、卒心痛、真心痛、积心痛,此外还有心痹、久心痛两个病名在书中也有提及。2.胸痹心痛的病因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大类。包括外感六淫、五脏内动、七情所伤、饮食劳逸、虫疰、触忤等因素。其病机主要是血虚不荣则痛、脉阻不通则痛、脏气不平、气结而痞。3.胸痹心痛的病位主要有心本脏、心包络、膻中,其中前两者在当时提及的很多,而对于膻中这种说法却鲜有人论述,因此徐春甫特意将其列为段首。4.胸痹心痛所涉及的症状中寒性症状种类和占比均高于热性症状;实性症状种类及出现频率多于虚性症状。5.全书明确记载胸痹心痛的方剂有39方,以治疗心痛的方剂为主,将其按学术流派分类,则伤寒学派思想指导下的从寒论治胸痹心痛的方剂占比最高。6.在治疗胸痹心痛39首方剂中,共用中药103种,单味中药使用统计结果显示,甘草使用频次最高,当归、人参次之,吴茱萸、延胡索、陈皮、白术、半夏再次之。在对所用中药进行分类处理及频率分析,结果显示:补虚类中药占比最高,而后依次是理气类、活血化瘀类、温里类中药;从总体来看,泻实类药物使用频率高于补虚类药物。研究结论:1.《古今医统大全》胸痹心痛相关病症中,心痛最常见,也最为重要。2.胸痹心痛的病因较多、病机复杂、病位不一。3.胸痹心痛临床症状中寒性症状多于热性症状,实性症状多于虚性症状。4.治疗胸痹心痛的方剂,以温中补虚类为主。5.治疗胸痹心痛中药,以补益药常见,理气、活血化瘀、温里类药物使用也较多,但总体来说泻实类药物应用多于补虚类药物。其中补益类中药甘草、当归、人参等和温里类中药吴茱萸常用。临证可酌情加减应用。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分为理论探讨、临床证候调查和动物实验研究三部分。理论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归纳祖国医学和西方医学对于雾霾的相关研究。论述了雾霾的古今认知,从中医学角度探讨了雾
<正>丁薛祥同志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工作暨纪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持大抓基层、大抓支部,推动机关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这一要求彰显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
利用江西千烟洲地区2005年Landsat 5 TM遥感图像数据和同期野外调查获得的28个样方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各器官生物量数据,分析了植被指数、影像变换(主成分分析,缨帽变换
目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又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进行性的胆汁淤积性肝病,非
目的:本研究以脊髓完全横断患者为研究载体,以健康受试者为对照,观察针刺阳陵泉穴对不同状态下肢体远端循经感传现象及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探讨高位中枢对针刺阳陵泉循经效应的
从国际法上确定国家责任归责的三个要素来看,国家应当对私人在国际法不加禁止的活动中造成的环境损害承担国家赔偿责任。废弃物国际贸易行为即是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活动中的
白藜芦醇、原花青素的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早期主要集中于它们在抗菌、抗炎、抗过敏、抗氧化、抗自由基等方面的作用。抗肿瘤作用方面的研究从1997年John Pezzuto教授较系统
上世纪80年代,比利时学者安德烈·勒菲弗尔正式提出“翻译即改写”。改写理论的提出,将翻译研究的目光从之前的关注语言文字本身转移到文字之外,尤其关注诗学、意识形态与赞
外阴白色病变是一组以女性外阴皮肤、黏膜组织发生色素改变和变性的慢性疾病,以外阴皮肤黏膜白色变、粗糙、肥厚、增生、萎缩、皲裂、隆起等为特征,同时伴有瘙痒、疼痛、性交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主要以月经不调、高雄激素血症、肥胖、胰岛素抵抗(IR)和血清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升高为临床表现。中医学将本病归属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