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特色产业化已逐步成为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主要力量。特色产业化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城镇化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色产业化结合当地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将传统农业转型为现代农业并呈现出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等特点。特色产业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和农民市民化。然而,在特色产业化的发展中各参与主体之间为什么互动,如何进行互动,互动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笔者从国内、国外的角度对特色产业化中参与主体间互动行为的原因、方式等做了梳理。“华山模式”是典型的政府、农民、企业、合作社四大参与主体的互动行为案例,本文笔者采用案例研究法对“华山模式”进行剖析,借鉴社会互动理论,以特色产业化中的参与主体政府、企业、农民、合作社为研究对象,研究“华山模式”中参与主体间的互动行为,以希望促进特色产业化的发展。在湖北省潜江市“华山模式”中,政府、企业、农民、合作社四大主体参与到特色产业化发展中。在参与主体互动过程中,政府主要是起到支持、引领、监督的作用;企业主要是以华山水产有限公司作为当地的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业化的发展;农民是作为“华山模式”中的人数最多的主体是推动特色产业化的主体力量,也是在特色产业化中受益最大的主体;合作社作为嵌入式组织,对于协调农民、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起到“桥梁式”的作用。这四大主体互动作用共同促进特色产业化发展。特色产业化中的参与主体互动行为的规范化、合作化、运行机制的成熟化对于特色产业化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参与主体间的互动行为的职责冲突或分工不明将会影响到整个运行机制的运作,影响互动的结果。成熟科学的运行机制对于促进特色产业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处理好各参与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制定合理的运行机制是特色产业化中实现各参与主体良好互动的前提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