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企业已不再被认为只是创造财富的工具,而被赋予了新的概念,除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还要对整个社会负责。而在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系列诸如:生态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违法经营、产品质量与服务不合格、食品安全问题、职工权益得不到维护等事件,使得理论界和实务界开始重点关注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企业社会责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应运而生,用会计的方法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成为研究社会责任的重点趋势。而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试图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借以证明自己在社会责任问题上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社会责任会计产生40多年来,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仍处在探索阶段,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学术界才开始对此相关问题展开研究。而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真正被重视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因为各种制约企业行为规范的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使我国很多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企业受到影响。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既是一个资源消耗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污染物排放大国,不管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体制上都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应建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而不能直接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框架。本文从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视角出发,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其次,在结合相关理论基础的情况下,通过对6家国内外知名的食品饮料企业(伊利乳业、娃哈哈、青岛啤酒、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百威英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情况对比分析,以此得出我国目前食品饮料企业在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成果,构建我国食品饮料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框架,并指出本文研究的结论和对未来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