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足迹法是1992年由加拿大著名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教授提出和1996年由其学生wackernagel教授构建的基于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方法。本文在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计算方法及目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环境优美镇——雷锋镇为研究对象,对生态足迹模型进行调整,并运用调整的生态足迹模型对雷锋镇生态足迹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生态足迹模型调整1)对均衡因子进行了调整,降低了计算误差;2)增加了污染物生态足迹核算。2.雷锋镇生态足迹动态分析1)雷锋镇2002—2007年人均生态足迹需求整体上处于上升的趋势,从2002年的2.098515 hm~2/cap上升到2007年的2.297454 hm~2/cap,上升了0.198939hm~2/cap,上升幅度为9.48%。从生态足迹构成上来看,生物资源人均生态足迹最大,占了总需求的63.01%,其次是污染消纳,占了29%。2)雷锋镇2002—2007年人均生态承载力略有下降。从2002年的0.429407hm~2/cap,下降到2007年的0.419291hm~2/cap,下降了2.36%。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构成来看,林地占的比例最大,耕地次之。3)2002年—2007年雷锋镇人均生态赤字逐年增加,从2002年的1.669111hm~2/cap增加到2007年的1.878163hm~2/cap,人均生态赤字增大了12.52%,且有不断增大的趋势。3.雷锋镇发展能力分析雷锋镇万元GDP生态足迹是逐年下降的,但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仍然任重道远;生态压力指数的逐年增加成为制约镇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但是提高生态足迹多样性是今后雷锋镇经济社会发展中所着重解决的问题;发展能力总体上虽然是在逐年提高的,但却是以生态足迹的增加为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