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纳德·巴塞尔姆是当代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被誉为“后现代派新一代作家之父”。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亡父》,在问世之初便被誉为“一个潜在的寓言”。近现代寓言理论的发展已经使得传统寓言由一种文体走向了一种艺术理论范畴,巴塞尔姆的写作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发生的。本文在对以本雅明为主的后现代寓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后现代主义的特色,对巴塞尔姆的作品《亡父》进行考察,以挖掘其深刻的寓言意义。本论文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梳理了国内外巴塞尔姆研究的现状以及《亡父》文本的译介情况,对于巴塞尔姆研究的总体情况有了大致的概括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意义。第一章主要厘清了寓言和寓言性的概念,并由传统寓言的发展历程展开,对寓言的发展进行了历时性的梳理。重点关注了以本雅明的寓言理论为主的后现代寓言理论的破碎性和复义性,奠定了本论文的理论基础。接着对巴塞尔姆作品的寓言性做了一个梳理,从人生经历、社会背景、学术活动几个方面探讨了巴塞尔姆选择寓言性书写的背景原因。第二章则探讨了寓言性在主题层面的体现并用大量的例子充分说明了《亡父》所具有的复义性特征。对于文本的主题主要从父与子、君与臣的两个关系层面展开探索,父子关系具有不断的反叛但又不断回归的趋势、君与臣则始终处于二元对立转化的关系中,君臣都既是施暴的一方同时也是受害的一方。第三章讨论了寓言性具体表征的另一个方面即破碎性特征。从语言和结构方面对《亡父》的破碎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巴塞尔姆通过清单目录表、借用与插入、没有提示的对话形式达到了破碎语言的目的。结构上则是出人意料的采取了书中书的方式进行了拼贴,并且对大量的神话结构进行了融合戏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