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已出版40余部作品,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大的声誉。出生于一个多元文化的家庭,勒克莱齐奥从童年时期起就得以接触到多种语言及风俗习惯。他一生行踪飘忽、浪迹四方,尤其关注游离于西方主流世界外的人性及文化。受他自身经历的影响,勒克莱齐奥的作品也或多或少与流浪主题相关。《流浪的星星》讲述的就是二战中一个犹太女孩和一个巴勒斯坦女孩流浪的故事。本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小说中的流浪主题:逃离、寻找以及逃离-寻找旅程中积极意义的构建。论文正文部分是按照流浪的原因、目的和意义的顺序来安排的。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研究逃离,即流浪的原因。我们从作者的生平以及他与流浪主题的密切关系入手分析,然后我们详细地描述了小说中两位主人公,艾斯苔尔和奈玛的边缘化处境,正是这些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迫使她们开始流浪之旅。最后我们将谈论身份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根系以及身份的缺失造成了艾斯苔尔内心的空虚,同时也促使她不断地进行自我追寻。论文的第二部分阐述的是流浪的目的,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追寻。首先是追寻自我。在流浪过程中,我们渴望成为一个真实自由的个体,并且总努力重塑自己的身份。其次是对根的追寻,流浪的目的常常是回归,而家乡就是我们能找到心灵静谧的归宿所在。最后我们追寻的是别处,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法在此处和当前实现的话,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去往别处,追寻一个诗意的世界。完美的地方也许并不存在,但重要的是从未放弃希望。在论文的第三部分中,我们将通过揭示流浪途中的积极意义来深入研究这一逃离一追寻之旅。在《流浪的星星》中,流浪是一场从不缺乏希望的旅行。爱情、亲情、新生命的诞生和音乐等都给人们提供勇气和力量,鼓励他们走得更远。然后我们将谈论乌托邦思想在这部小说中的体现,尽管乌托邦的理想无法在现实中实现,但它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和谐平等的社会图景。最后我们将分析小说中自然空间的构建,土、火、水、风都分别具有各自的象征内涵,这些意义有助于人们重返一种原始简单的状态,并且在今天的物质社会中重新找寻到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