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对生命漠视和伤害等事件屡屡发生。生命意识缺乏现象已日趋严重,大力提倡和开展生命意识教育已迫在眉睫。生命意识教育是指意识到个体生命的存在,意识到他人生命包括自然万物生命的存在以及平衡各种生命间的关系,并能对生命的意义进行主动有意识的提升的教育。它的目标是引导受教育者认识生命、感受生命、提升生命,尊重个体性与多元化的生命存在,强调生命的多彩意义。生命意识教育应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在道德教育的视野下,通过分析现实中生命意识缺失的现状和表现及原因,提出如何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建议与对策。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导论,首先从本研究的缘起、本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引出论点。第二部分对生命意识缺失现象进行了概括和分类,认为生命意识缺失主要表现为对生命的漠视和伤害、各种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对虚幻网络世界的沉迷四个方面。接着,对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受教育者个体的内在原因;家庭环境不良影响,父母对子女的过高要求和多度保护;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不到位,功利主义教育的负面影响等;不良社会环境和风气和媒介影响等四个方面。第三部分就如何开展和加强生命意识教育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层面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受教育者应该学会珍惜和敬畏生命;在家庭中通过营造和谐的氛围和父母树立良好的榜样来培养生命意识教育;学校要克服功利主义教育倾向,根据受教育者不同发展阶段进行生命意识教育,并开展多样性的生命意识专题教育等;在社会层面,大众传媒要对生命意识教育形成正确的引导,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广泛开展生命体验式教育,使生命意识教育回归到社会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