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当代作家群中,无论是从创作主体、创作经历还是从艺术成就的角度看,毕淑敏的文学创作具有突出的典型意义。从创作主体的角度看,她从而立之年开始创作,可谓大器晚成,并且由于特定的身世背景和生活经历,特别是她特殊的从业经验,使她兼备军人、医生、知识女性、公众人物和著名作家的身份特点,因而她的创作活动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也明显带有主流话语的倾向;从创作历程的角度看,她的生活经验为其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她所处的时代变迁更令她的创作涉猎广阔,成果丰赡,文体多样,风格独特;从艺术成就的角度看,她在小说之外还创作有数量可观的散文作品,她的散文始终保持和读者的互动,广泛涉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和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比较直观地表达了她的社会观念和审美意识,甚至带有十分显著的个人色彩,但用文学性的价值尺度衡量,只有小说才构成了她的主要文学成就。毕淑敏的小说作品虽然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现实的激荡下,经常发生题材、主题的转变,但无论在艺术内容还是形式技巧方面,都具有特定文艺思潮的代表性和个人化的创作特点,甚至业已形成她所独具的审美风格。因此,本文以研究她的小说创作为宗旨,力图对她的文学活动及艺术成就的各个方面,包括她的作为文学创作基础的社会观念,做出力所能及的分析和阐述,目的在于增进关于她的小说创作的认识,增进对于她所代表的当代小说类型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丰富当代小说研究的理论成果,为我国当代文学事业的繁荣进步做出应有贡献。从宏观角度看,毕淑敏小说创作具有如下特点:首先,总体上的板块特点。即小说题材方面大致的阶段性变化,包括早期被称为昆仑系列的军旅题材叙事,中期的医学题材叙事,和后期的多元题材叙事。尽管作为医疗工作者,她的职业生涯始终没有离开或完全离开医疗实践,因而她的小说创作也始终围绕人的生命问题,但毕竟在题材的分布上呈现出了确切的转变。很显然,这与她的生活经历以及创作思想的变化息息相关的。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不同题材的创作渐次展开的同时,她的思想和艺术方法也经历了从单纯到复杂、从炽热到冷峻、从雄健到圆熟的演变。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正是各个时期新展开在她面前的社会生活内容,推动了她的艺术追求的变化,激发了她的创作热情,同时也对她的艺术实力发出了挑战。根据这一特点,本文遵循时间线索纵向地、分期地考察她的小说创作,选择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品展开从形式到内容的阐述,并依据有机联系的观点关注其间的横向联系和总体特征,是基本符合她的小说创作实际的。在重点研究小说文本的同时,本文对文学活动和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也格外关注,因为探索毕淑敏小说创作的社会和文学成因是本文的附带目的。借此既可见出毕淑敏的小说文本所包含的思想观念和艺术理想,又可印证时代生活赋予作家的深刻影响。其次,文学成就的独特性和代表性。尽管毕淑敏的小说与具有世界意义的大作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在反映中国当代文学特征方面,特别是在体现艺术内容和艺术方法的民族性方面,具有突出的独特性和代表性。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文学研究不应苛求作家达到超出个人和时代限定的高度,而是要依据作家的创作实际,正确地评价其创作成就和对世界文学的贡献,指出存在的各种不足,履行总结艺术经验、推进艺术创造的应尽职责。因此,毕淑敏小说的各种主要艺术特征,特别是其独有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方法的特征,就成了本文重点讨论的对象。这些特征体现在毕淑敏的作品中,既是她个人文学成果的实证,又反映着相当一批作家的文学创作所形成的潮流,尤其反映了年龄和新中国相仿、强烈感受到中国社会深刻变化的作家们的创作共性,对于说明中国当代文学具有形态学的典型意义。因此,对毕淑敏小说复杂的艺术内涵和艺术方法做出合乎实际而又尽可能深入的分析,进而得出公允恰当的结论,关系到对当代文学,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学发展的总体认识。这批与毕淑敏年龄相仿、观念大致接近的作家为数很多,且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文坛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作品不仅体现着新中国历次政治运动的若干影响,而且以改革开放为界,体现着新旧时代的鲜明印记,凝聚着既能说明过去和现在,又能暗示未来的许多观念因素和美学因素。因此,选择这批作家的典型代表加以研究,超出了个别作家研究的意义,尤其具有从整体上呈现中国社会转型之际文学领域对现实变化做出的积极反应的意义。毕淑敏的小说具有时代典型意义的原因首先源于她的生活经历和创作题材。众所周知,在新中国建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国家生活具有以军队为楷模和全民生活军事化的色彩,这一特征表明了国家政权对军队的倚重,也表明了军队在国家生活中占有崇高的地位。毕淑敏的军旅题材创作得益于她的从军经历,她在军旅题材的小说中,笔锋开阔雄健地描写了戍边军人的艰苦境况和精神面貌,讴歌了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和牺牲精神,反映了中国军人的政治面貌和人格特征,同时也对传统观念支配下的首长们的教条主义和陈腐作风提出了质疑和批评。由于将主人公置于极端艰苦环境下,由于军事生活在国家生活中所占的核心地位,使得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特殊表现对认识中国社会形势,特别是政治军事状况以及人的生存意识,都具有珍贵的意义。本文认为,这一题材的长篇小说以《昆仑殇》《补天石》和《阿里》为主要代表。在医学题材的小说中,毕淑敏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温情抒发了对生命以及生存意志的深厚感情,也对人类的生命力做了有力刻画,在表现力度上超出了一般作家。和生命密切相关的毒品和心理疾病的题材也在毕淑敏小说中得到了强有力的表现。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巨变,她的围绕毒品和心理疾病题材的创作无疑反映了新的社会矛盾及其表现,也必然引起作家和读者的关注。这些作品在表现社会矛盾冲突带给人的道德伦理影响方面,具有更为深刻的现实批判意义。应该承认,对生命的感受和认知水平客观地标志着人的主体自觉和历史发展水平。因此,她的医学题材创作显示了改革开放后国人日益觉醒的生命观的转变和人本主义思潮的兴起,显示了各种社会矛盾交织而成的复杂情景,具有时代写照的意义。这些题材的创作以长篇小说《血玲珑》《女心理师》《红处方》为代表。中国社会近几十年的变化是极为深刻而意义深远的。一方面,随着中国社会文革运动的终结和改革开放的肇始,社会主体的社会观念和自觉意识随着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得到了空前解放。另一方面,根植于计划经济基础和市场经济基础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势力不断发生矛盾冲突,表现为各种价值取向的社会行为和道德主张的相互对立与颉颃。这些变化显然带有社会形态业已发生历史性变迁的性质。例如在两个社会群体——干部和商人之间,便以分别代表以往时代和新时期的不同利益格局的姿态,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从物质到精神的深刻冲突。这种从基础到上层的社会转折前景尚不可限量,但给文学创作提供的广阔的艺术表现空间却是毋庸置疑的,这一切都引发了毕淑敏小说中比较沉重而深邃的历史哲学思考。她的小说创作对现实的这些深刻变化做出了积极的响应,以直面现实和深刻反思的精神描绘了触及亿万人生活命运的大转变,既显示出现实主义的勇气和思想深度,伸张了自己的道德主张和政治倾向,同时也暴露出朴素的人本关怀和略显保守的政治观念带给她的某些思想局限。这些题材的创作以中篇小说《女工》《送你一条红地毯》等为代表。再次,除了中长篇小说,毕淑敏在短篇小说创作上同样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才华。《白杨木鼻子》《教授的戒指》《匣子里的水牛》《北飞北飞》《梦幻小屋和蓝手镯》《束修》等杰作以不同的题材和主题艺术地再现了社会的变迁,揭示出当下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人生遭遇和社会问题,展示了现实生活带给她的思考和启示,显露了一个热诚关注现实人生的积极态度。这些多元化的短篇小说虽然因其机动灵活而覆盖更广的题材和主题,但总体上依然保持着和中长篇小说的观念一致性,只不过在创作的形式技巧方面各具特色,常有不同凡响的表现,有些篇什堪称当代文坛的精华之作。因此,本文把它们当作时代生活在毕淑敏身上激发出的文学才华的最高表现。最后,值得重视的是,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涌现的典型创作实绩,毕淑敏的小说创作具有独特的、丰富的认识价值,因为她对文革前后和新时期的社会生活均有体验,对军人、干部、病人、普通人乃至罪犯等各种人生均有相当的了解,因此,不同内容的现实生活对她的思想观念和审美理想的形成起到了深刻的塑造作用,而她自身的人生体验和广泛涉猎又汇聚成丰富的创作素材,构成了她的小说创作的重要基础。她也确实没有辜负社会转型的历史机遇给文学提供的良机,没有辜负她个人和她的祖国所经历的刻骨铭心的丰富经验,她以自己勤奋不息的艺术创造努力实践现实主义、人本主义和生态主义的艺术理想,为时代生活留下了宝贵的审美记录,为新时期文学对广阔的社会现实、广泛的社会主体、复杂的人生问题的深入探索和审美再现,做出了她的重要贡献。尽管她的小说创作存在着各种值得商榷之处和需要批评的偏差,但本文有必要以理性的心态,剖析其成因,区别其主次,以清晰地看到她的创作主流,恰当地评价她的艺术成就。总之,本文不因偶而进出的生花妙笔或很少出现的失误败笔而轻易毁誉作家,而是力图从足以产生支配力量和广泛影响的创作主流和艺术实质中发现问题、提出依据、表明意见、总结经验,力求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健康发展做出绵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