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中国股市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股灾,使得杠杆交易和价格涨跌幅限制成为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流动性风险已然成为市场微观结构领域的研究热点,理解流动性风险与资产定价机制的关系更成为理解金融危机的核心。本文从市场微观结构的视角,以流动性共振这一流动性风险为核心研究内容,以2015年股灾前后的中国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深挖此次股灾发生的深层机理,并着重分析杠杆交易和价格涨跌幅限制在股市危机状态下对流动性风险以及资产价格与市场稳定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探析了2015年股灾形成的微观机理,并在理性预期框架下构建模型,从流动性提供者的视角,对股市危机下引发流动性共振的非流动性传染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理论结果表明,流动性提供者中价格观测者的占比、价格观测者通过观察其他风险资产价格变化能够获取的信息含量,以及外生流动性需求的不确定性对风险资产的流动性存在显著影响,是产生非流动性传染的关键渠道。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到的推论为:当一个风险资产的流动性因去杠杆或涨跌停而丧失时,将通过降低其他风险资产中的价格观测者所能获取的信息含量,或降低对其他风险资产的流动性需求的不确定性,使得其他风险资产的流动性逐渐恶化,产生非流动性传染,引发流动性共振。其次,利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股票2012~2016年的交易数据,以价格冲击系数与知情交易概率为基准指标,从横截面相关性、时间序列相关性,以及个股与市场之间的流动性相关性,实证分析了流动性比率、非流动性指标以及其他两种改进的非流动性指标在不同市场行情下的测度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平稳阶段,还是市场异动过程中,非流动性指标以及改进的非流动性指标都能对个股的流动性进行有效测度,是较好的流动性低频测度指标。第三,以沪深A股主板融资融券股票2012~2015年的交易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股市暴涨过程中不同股票股价涨停的差异以及背后的原因。研究发现,前期流动性越差的股票在暴涨过程中涨停的次数越多,而其原因是前期流动性越差的股票因杠杆交易的不同而在暴涨过程中的流动性提升幅度更大,说明杠杆交易才是导致这种“异象”背后的真正原因。第四,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股票2014~2015年的交易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杠杆交易对个股流动性共振的影响,并考察了个股的流动性共振对股价跌幅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杠杆交易是股灾中个股与市场产生流动性共振的重要驱动因素,而杠杆交易带来的融资约束是股灾中个股流动性共振上升的关键原因。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股灾中个股与市场之间的流动性共振对股价跌幅存在显著影响,流动性共振程度越大,股价跌幅越大。最后,通过考察股灾期间个股价格的涨跌停对其自身及同行业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实证分析了涨跌幅限制的流动性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股价的涨跌停对个股下一交易日的流动性以及同行业股票的流动性存在显著影响,说明涨跌幅限制存在流动性溢出效应。此外,实证分析了股灾期间股价涨跌停之前的市场微观结构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交易笔数、已实现波动率和知情交易概率在涨跌停之前显著提升,且对涨跌停的发生具有显著正向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文采用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2015年股灾发生的微观机理,并重点突出了流动性风险在其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研究结果为杠杆交易的“流动性螺旋”效应以及涨跌幅限制的“流动性溢出”效应提供了实证和理论依据。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研究内容,为特定交易机制在危机状态下对资产价格形成与市场稳定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认识,而且为监管层合理有效地监管杠杆交易,改进和完善涨跌幅限制交易机制,加强市场流动性风险的监测,以及如何进行危机管理提供直接和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