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剧作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xyjsl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渔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是明末清初文坛上一位引人注目的特殊人物,也是中国戏曲史上一位具有重大影响意义的人物。自从20世纪初期开始,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李渔及其作品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评价。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于李渔及其作品的评价存在一些争议。论者普遍对李渔的戏曲理论给予了极大的褒奖,而对于其剧作《十种曲》的评价则出现了毁誉参半的现象。本文在《李渔剧作研究》这样一个较大的选题范围内,仅仅选取了几个比较重要的、有代表性的方面来对《十种曲》进行分析和研究,即重点从李渔的生平、其剧作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在具体研究的过程中,本文试图从多角度出发,运用文献查阅法和资料分析法,概括分析,纵横比较,联系戏曲发展史和李渔戏曲理论来全面分析《十种曲》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发掘其对中国戏曲史做出的贡献,确立了李渔在戏曲史上的独特地位。一、研究李渔生平,得出李渔的人生经历与其创作密切相关,并对李渔其人提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有关李渔生平的研究,前人研究甚多。了解其人生经历,能指导和启发学术界对其作品的深入研究。本文从李渔三个有代表性的人生阶段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本文试图从对李渔其人的评价着手,对李渔其人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指出李渔的戏曲创作体现了艺术应是满足人民的审美需要、并不是为了政治服务的客观真理。二、研究李渔剧作的思想内涵。李渔的《十种曲》的思想内涵除了在其他文献中给出的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揭露,对弄虚作假、欺瞒诈骗世风的抨击,对奇中见常的人情人性的刻画之外,本文从新的视角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李渔的剧作在肯定婚姻自由方面比前人有新的进步。第二,李渔的剧作肯定正当的情欲自由,但否定无情之欲。第三,李渔的剧作充分肯定了妇女的才能地位。第四,李渔的剧作中仍有对一夫多妻制、女性附属地位的描写,并塑造了自觉恪守封建传统的女性形象。这些都表现出李渔对封建传统思想认识的局限性。三、研究李渔剧作的艺术特色。本文对李渔剧作的结构、语言、情节和喜剧手法进行了分析。重点总结了其剧作中运用到的丰富多彩的喜剧手法,如:巧合、误会、对比、夸张、科诨等,并结合具体剧目对喜剧手法进行了具体研究,认为李渔在喜剧手法的运用上较前人更细致、更完善,对现代喜剧创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四、研究李渔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通过对李渔及其剧作在中国戏曲史中的地位和对中国戏曲史发展的贡献的分析得出,李渔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并对中国戏曲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回归并超越戏曲的娱乐功能和将喜剧创作推向高峰这两个层面上。总之,本文旨在追求以更全面、更深入、更新颖的角度去研究李渔的剧作,期望能对学术界对李渔及其剧作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如何将网络和信息技术应用在中小企业的审计中,已经成为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然而,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在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处理审计工作时,基于审计软件少、系
联边能不能构成修辞格?修辞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或赞成,或反对;但都存在认识不深入、不全面的问题.事实上,联边是一种独特的汉字修辞格,因为它独具特点,体现了汉民族文化的独特
黄金是具有广泛用途的贵重金属.针对现存问题,如我国黄金资源具有金矿床分布面广、中小型矿床多、黄金生产中伴生金所占的比重较大、资源量不足等特点,以及在开发利用上存在
对植物区系的多样性及其区系组成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植被的起源和分布。以大尺度的植物分布数据为基础,在科与属的水平上,探讨了藏东南墨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多样性及其
形意拳,又称行意拳、心意拳、心意六合拳,中国传统武术,与太极拳、八卦掌齐名,同属内家拳。形意拳为我国武术类中的一种最简练、朴实无华、讲究"象形取意",内容和外形高度统
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很多,破坏形态复杂,且迄今尚未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剪切破坏理论体系,因此许多国家的抗剪设计公式大多为根据实验数据回归得出的具有一
随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正式实施,高强材料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应用,而我国现行规范中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公式依据的大多为普通材料混凝土梁的试验数据,用于高强
大跨度空间结构是当前土木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拱形钢结构是众多空间结构体系中的一种,在建筑结构和桥梁结构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拱以其独特的曲线形式实现了弯矩向轴
本文从文化维度理论和品牌个性维度理论出发,以文化塑造消费者价值观,价值观决定消费者品牌个性偏好为基本逻辑,研究了权力距离、集体/个人主义、长/短期导向三个文化维度对消费
自1996年,网络“进入”中国以来,其在中国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发展着,截止到2011年,我国的网民已达4.85亿。网络已悄然融入当代人的生活当中,成为他们日常生活方式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