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多校区大学办学格局的形成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合并和调整为主要内容,主要目的是将相关高等院校之间进行聚合以提高高等学校的综合实力,建设国际高水平大学。多校区大学存许多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校区数量多且不相连、不断扩大的办学规模、完整的学科布局以及管理复杂多样,同时校园文化具有多样性,这既带来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此类大学管理上的严峻挑战。校区分散及校区间学科难以合理布局造成各类教学相关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增加了原本不必要的管理成本和管理难度;情况复杂增加了信息成本,人事关系难以协调,这样便会影响到学校的决策与管理效率;规模庞大、学科齐全但限于管理水平难以发挥其综合优势达到规模经济。多校区大学的发展普遍存在着上述两难的挑战。本文认为中国多校区大学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多校区运营模式的优势和问题也已经逐渐凸显,多校区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严峻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学校财务成本的增加,多校区大学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是否达到了规模经济,大学是否因为多个校区的存在降低了管理效率等,这是本文研究的切入点。本文采取理论构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的知识来分析论证。全文的主体分为五个部分:引言、多校区大学概念界定、成本行为分析的框架、实证研究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第一部分是基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文章的创新性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对本文所研究的主体多校区大学进行了概念界定;第三部分从成本行为的角度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第四部分从兰州大学多校区运营前后的实际出发,对1999~2008年的成本行为进行了数据分析,找出影响多校区大学成本行为的主要因素;第五部分从多校区大学办学资源优化配置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多校区大学运营中存在的一些困难,提出了具体的资源优化配置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