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从流行病调查方面,对337例慢性荨麻疹的中医体质类型进行总结,探析本病体质演变规律及各体质间的关系;从临床治疗方面,观察"辨体+辨证治疗"能否提高临床有效率;通过对实验室客观指标的观察,分析"辨体+辨证治疗"对Th2、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寻找"辨体+辨证治疗"的有效治疗靶点。方法:(1)按照患者自愿原则,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来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33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中医体质检测并记录各体质分数,得出最终体质类型;(2)在临床研究方面,根据本课题纳入、排除标准,共收录门诊慢性荨麻疹证属风湿热证者51例,按照入组顺序随机分为A、B组;A组给予中药免煎颗粒"消风散"和安慰剂,B组给予消风散和对应的调体免煎颗粒,两组均外用炉甘石洗剂止痒,1日1付,共28天,治疗后对两组的UAS评分、瘙痒程度、疗效、生活质量、症状改善程度及总有效率等方面进行评价;(3)在实验室指标观察方面,选择在临床治疗中疗效为"显效"的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抽取部分病例进行实验研究,运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4、IL-6、IL-10、IL-17、TGF-β含量的变化情况,用RT-PCR法检测治疗前后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STAT3、GATA3、RORC、Foxp3的mNA相对分泌量的变化。结果:(1)兼夹体质是慢性荨麻疹的主要体质类型,以"阳虚-气虚质"为基本兼夹类型;各体质存在精密而复杂的内在联系,一种体质可促进另一种体质的形成;兼夹体质是慢性荨麻疹体质演变的最终结局,形成虚-实体质兼夹、寒-热体质兼夹的状态;特禀质往往作为慢性荨麻疹最初的病理体质类型出现,随着体质类型的复杂化,阳虚质、气虚质上升为主要体质类型。(2)辨体与辨证相结合可显著改善慢性荨麻疹风湿热证的临床症状,将临床综合疗效的有效率由54.5%提高到72.4%;气郁质、特禀质可能在调体治疗方面更具优势,而阳虚质可能是引起CU难以治疗的潜在因素之一。(3)A、B两组在IL-10、Th17分化方面显著不同,A组通过降低IL-10、IL-17水平发挥疗效,B组通过升高IL-4来发挥疗效。A组Th17转录增强,B组Th17转录明显降低;在Th17转录过程中,STAT3通路的激活状态与RORC mRNA并不协同一致;A、B两种治疗方法均可降低Th2在基因转录方面的表达,A组还可降低Th17、Treg在基因转录方面的表达,而B组可显著增强Treg分化能力,并通过抑制JAK/STAT3通路,激活其他信号通路来增强Thl7分化。(4)IL-4、IL-10、IL-17之间存在正相关性(p<0.05),TGF-β仅与IL-17存在正相关(p<0.05),IL-6可能独自发挥疗效。GATA3 mRNA与RORC mRNA显著相关(p=0.007<0.01);STAT3mRNA表达减少是临床疗效增强的标志(p<0.05),而GATA3 MRNA、RORCmRNA变化越小,对临床症状改善越好(均p<0.05);Foxp3mRNA变化越小,越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P<0.05)。结论:(1)慢性荨麻疹虚实夹杂的体质状态可能是本病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的重要原因。在治疗CU时应充分重视温阳药、补气药的应用,同时酌情选用其他相应的调体药,提高临床辨体治疗的疗效。(2)"辨体+辨证治疗"对提高临床疗效有一定作用;体质类型可影响临床疗效,气郁质、特禀质可能在调体治疗方面更具优势,而阳虚质可能是CU难以治疗的潜在因素。(3)IL-10、IL-17可能是A组发挥疗效的潜在敏感指标,IL-4可能是B组发挥疗效的潜在敏感指标,而IL-4可能不是A组药物发挥疗效的敏感指标,IL-10可能不是B组药物发挥疗效的敏感指标。A、B两种治疗方法虽然均可显著改善临床疗效,但在微观层面的变化并不一致,提示中药治疗主要在于协调Th2、Th17、Treg之间免疫网络的平衡,而不局限于对某一种或几种指标的影响。(4)Th17分化可能存在其他通路而不通过JAK/STAT3来促进RORC mRNA的生成。Th2与Th17在基因转录层面、效应性细胞因子方面均存在相互协同关系。STAT3 mRNA可能是检测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的潜在客观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