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世纪文化转向出现之前,传统的翻译观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隐身”并尽可能地忠实原作以确保译文的精准,而译者的身份则被视为“仆人”,“媒婆”,“翻译机器”,“戴着镣铐的舞者”等。文化转向之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更重要的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由此,译者的身份重新得以确认,其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亦得到了充分体现。《论语》作为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之一,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和读者的关注。因此,有关《论语》英译本的研究亦成为中国学者的研究对象,其中大部分的研究主要评论诸多《论语》英译本的翻译质量。由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本论文选择从译者主体性视角对《论语》五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目的不在于单纯评价孰优孰劣,而是着重分析各译本的差异并尝试挖掘译者对译本多样性形成过程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该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动机及论文框架。第二章回顾了现有的《论语》英译版本及前人对众译本的研究。第三章介绍了本文的理论支撑:阐释学和翻译目的论。第四章节从翻译的理解阶段和表达阶段分别论述了译者主体性是造成译本多样性现象的必然动因,如:译者的翻译目的、翻译策略以及对译入语读者接受能力的考量,并在第五章节专门研究了若干儒家思想如“仁”、“礼”、“君子”、“小人”等关键词汇的不同翻译及动因。第六章总结了主要的研究发现。译者的主体性决定了他们对同一源文本可能存在多种理解,进而产生了译本多样性的现象。由于受制于特定的文化和时代背景,译者可能具备不同的翻译目的,在面对不同的读者群体时也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因此在一定限度内,译者有权利对原作拥有独创性的理解并产生个体译本。考虑到这些因素,语言研究者才能从更加科学和全面的角度对待译本多样性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