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布在岷江上游的羌族历史久远,被誉为“活化石”。羌族的建筑和聚落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四川省阿坝州理县杂谷脑河下游的桃坪乡与通化乡的羌族聚落保存完整。本文从建筑角度较全面地复原羌族聚落从选点、萌芽、生长、兴旺,直到稳定的生命历程。通过对本区域内羌寨的考察、测绘和研究,得出一个演化程序:选址——原点民居——核心组团——村寨——初级集团——中级集团——更高层次的松散联盟。羌寨是生长着的有机体,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发生着演变。羌寨的发育不是孤立的,一方面纵向进化,另一方面同周围村寨之间发生不同层次的横向联系。本文系统地分析各寨的来龙去脉和相互关系,清晰地展示了一个大环境内众多村落构成的体系,理清了内部层次,提出保护整个村寨集团的设想。本研究为以后的羌族建筑文化研究建立了一个新模式,提供了一个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