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代文坛的广袤天空中,沈从文是一颗璀璨而又孤寂,晶莹而又独特的星星.其作品多关注湘西底层人们的生活,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蕴涵丰富而又深厚的民俗文化知识.因而,立足民俗文化,结合民间调查和阅读作品的感受(本文主要以沈从文乡土小说为研究对象),探讨湘西观音信仰与沈从文的小说艺术是可行的,有助于人们多角度地理解一个在文坛上踽踽独行的大师.自古至今,沈从文故乡湘西地区盛行着富有地域文化特征的观音信仰,观音菩萨在此有崇高无上的地位,人们尊她为善神、爱神、美神,并以此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标准和道德价值观.生于斯,长于斯的沈从文习见这一切,受其熏陶,在乡土小说中自然而然地塑造了一群渗透着观音原型意味的乡村少女形象.进一步分析乡村少女形象,可发现观音影响着沈从文民间女性观的形成,以及沈从文对笔下都市女性人物的审美.其中,乡村少女符合观音标准,彰显了他的民间女性观;都市女性不符合观音标准,反衬了其民间女性观.二者最终的旨归都在于着力通过歌颂乡村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来批判不健全、不人道的都市社会,表现作者"重塑民族品德"的愿望.与此同时,观音信仰也影响着沈从文对笔下乡村男性人物的德性塑造.富有观音精神的乡村男性——隐射着都市高等知识分子的虚伪矫情,批判着病态的都市生活,是沈从文"重塑民族品德"的愿望的又一表现.此外,观音反复出现在沈从文的一些小说中,构成了小说的心意性冲突,使小说呈现一种内敛、舒缓的美,而这可以说是他的小说被称之为"抒情小说、诗小说、文化小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依据.然而,沈从文也曾意识到:观音信仰毕竟只是一种民间的,带有宗教色彩的信仰,故不免有其虚妄的一面.人们的心灵可以因为这种信仰而获得安慰和宁静,但冷酷的现实却并不会因此而改变.沈从文对笔下乡村少女命运的狠心处置和对其他乡村人物苦难生活的真实描写,突破了中国人以"大团圆"为特色的文化心理.这显然是清醒的,现实主义的.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家,沈从文又超越了湘西观音信仰.这反映了他对包括观音信仰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再思考.